粗纱大卷装中常见故障分析
粗纱卷装增大,在大纱时易发生“冒纱”及压掌“插纱”故障。 冒纱: “冒纱”产生的原因包括:粗纱卷绕张力调正不当(卷绕张力必须符合由小纱到大纱,张力由大变小的规律,否则内松外紧必然会产生冒纱故障,以“恒张力纺纱”来标榜粗纱张力控制技术的“先进”,极易使人产生误解);粗纱轴向卷绕密度过小过大;粗纱捻系数太小;粗纱脱肩(成形角过大过小、上龙筋换向不迅速及时、上龙筋升降打顿、锭翼压掌轴向窜动量过大);粗纱在锭翼压掌圆弧臂上的绕圈数不足;钢压掌受撞击变形后未及时校正;假捻器失效或纺纱张力过小,假捻效果差;喂入棉条定量偏轻,纺至中、大纱时卷绕张力变小;相对湿度太低;粗纱断头后未及时接头:超过二层粗纱后接头,则该锭卷绕张力明显变小。此外,筒管防滑螺纹设计应为阳螺纹,筒管过于陈旧,两端的纺滑螺纹磨损变平,失去防滑的作用,也会产生冒纱故障。 插纱: 棉纺粗纱机目前均采用管导卷绕方式,粗纱卷绕点的线速度大于压掌压纱点的线速度,其速度之差等于或略大于前罗拉粗纱输出速度,因此正常卷绕时不可能产生压掌插入粗纱的故障。但冒纱发生之后,冒纱处粗纱卷绕直径变小,粗纱松散,压掌导纱口被粗纱带入松散的粗纱层,形成“插纱”,严重时导致锭翼导纱臂向旋转方向变形,甚至发生导纱臂断裂事故。因此,所谓“压掌插纱”实际上是冒纱在先、插纱在后,冒纱不发生,插纱也不会发生。 锭翼使用铝压掌时,其压掌叶厚度较大,冒纱后不易被挂入粗纱;铝压掌易断,使“插纱”会发生断裂,这使有些厂认为铝压掌优于钢压掌。铝压掌圆弧臂不耐磨,易产生沟槽,当纺纱品种改变时要改变粗纱在压掌圆弧臂上的绕圈数时,压掌就须更新。目前,国外粗纱机几乎全部使用钢压掌,针对我国纺纱厂实际情况,多组份纤维(棉、麻、毛、化纤)纺纱日益增多,纺麻、毛、化纤时铝压掌圆弧臂极易磨损起沟,无锡诚本纺机有限公司已创新生产出一种防插纱钢压掌:其耐磨性,抗冒纱、插纱的能力优于现有钢压掌和铝压掌。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更多纺织专业资讯,关注锦桥纺织网微信公众号。微信搜: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