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昌邑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学校>正文

筚路蓝缕 衣被天下

                     ——《国事续述》摘登之一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陈锦华著作《国事续述》近日出版。陈锦华前30年工作经历是在纺织工业系统度过的,亲身感受了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因此,全书第一章以“中国解决穿衣问题的伟大历程”为主题,回顾了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历程,以及钱之光、陈维稷、荣毅仁等纺织工业老领导的风采。为了让纺织行业的广大读者深入了解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摘录刊登该书第一章的部分内容。

  我于1946年3月参加工作,至今已60多个春秋,其中前30年(1946年5月~1976年10月)在纺织工业系统度过。纺织工业在我心中有着深厚的情结。

  旧中国的纺织工业是中国近代工业中最发达的产业,拥有的资产、产业工人、市场份额和民族资本都是最多的。同时,它又带有较为显著的半殖民地特色,主要表现在设备和原料都不能自给,要依赖从国外进口,早期的资本由外国直接经营和操控的占了一半以上,整个产业受制于外国资本。新中国成立后,要改造旧的纺织工业,使它成为独立自主、为新中国服务的重要产业,就必然要从解决设备和原料自给着手,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建立新中国的纺织工业体系。

  纺织工业部成立以后,先后把上海、天津、沈阳等地的原有纺织零配件修配厂,按照专业特长改造成纺织设备制造厂,生产不同的机器,再组织全国性的协作,形成成套供应能力。这件事,只在工业内部进行,不受外部自然因素制约,经过努力,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就解决了,可以满足发展纺织工业的需要。到上世纪60年代初,根据国际上的先进技术,以及中国自己的科研和技术革新成果,对棉纺织设备进行全面、系统的升级换代,使设备生产效率接近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这前后两代设备,用于中国对亚洲、非洲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成效良好,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培养人才的工作也迅速展开。在上世纪50年代初的高等院校专业调整中,把江苏(南通)、上海等地的高等纺织院校合并组成华东纺织工学院,比较快地适应了新建北京、西安、郑州、石家庄等纺织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此后,华东纺织工学院还不断接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生,成为中外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但解决纺织原料就不是工业内部的事了,而是要靠农业,要靠天吃饭,难度特别大。当时纺织原料百分之百要靠农业供应,包括棉花、羊毛、黄麻和蚕丝,主要是棉花。生产棉花要占用大量耕地,这就与解决吃饭问题发生了矛盾。多产棉花只能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需要良种、化肥、农药的支撑,而当年这些条件都比较差。根据国际上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解决天然纺织原料不足的矛盾,要靠发展化学纤维。对中国来讲,这是一条完全的新路,是没有基础的创业之路,也是给中国纺织工业带来转机和开辟新天地的现代化之路。

  中国发展化学纤维工业,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人造纤维时期。1958年、1959年“大跃进”之后,我国农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棉花产量大幅度下降。1960年棉花产量106.3万吨,倒退到1950年的水平(103.1万吨)。纺织工业部党组经过调查研究,向中央提出了实行“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并举”的方针。毛主席曾经讲过,发展中国工业要“两条腿走路”。解决纺织工业原料同样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天然纤维,一条腿是化学纤维。这个报告是1960年5月向中央报告的,中央很快就批了。

  中央批了以后,要抓好落实,从哪里着手呢?部党组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决定把重点放在人造纤维上。当时发展人造纤维的原料主要是木材,但不是所有木材都能用,只能用一种在大兴安岭北坡生长的白松,它的纤维素比较好。这种白松总量不多,我曾随钱之光专程去大兴安岭作过调查研究,查看资源情况,确实很少。走人造纤维这条路,当时虽然资源很有限,但也必须尽快迈出步伐。

  1960年7月,纺织工业部党组再次向中央报告,提出“实行两条腿走路,要先从人造纤维开始着手建厂”。邓小平批示:“我看是值得干的,合成纤维也要考虑。”这个批示表明,小平同志当时就了解到,发展化学纤维可以先从人造纤维开始,合成纤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接着,李先念同志批示:“这件事情晚干不如早干,晚动手不如早动手。”当时纺织工业部由李先念同志管,他知道棉花产量上不来,所以特别赞成赶紧着手搞化学纤维。中央领导批示后,工厂设计、设备制造以及调集人才等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发展人造纤维设备,难度最大的是计量泵和喷丝板,要求很高,必须耐碱液腐蚀,要用白金做材料。而白金归人民银行管理,李先念专门给人民银行作了批示,白金的问题顺利解决。做计量泵的工艺技术要求非常高,加工精密,设备必须进口。当时进口这样一台机床非常昂贵,要用宝贵的外汇,我们解决不了,又去找李先念同志。李先念虽然分管财政,但是这个项目没有列入预算,他不能随便批。他请示了毛主席,毛主席风趣地说:“你不是管财政么,你可以三只手嘛。”意思是在规章制度以外,可以灵活去办。这就等于毛主席同意了,问题也顺利解决。在搞人造纤维阶段,我们建了一批新厂,有南京的、新乡的,还有丹东等地的老厂改造扩建。在此以前,我们还从德国引进了一套人造丝成套设备,规模为年产人造丝5000吨,工厂建在保定。这批新厂,以南京化纤厂建得最快、最好。

  当年为了响应中央“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号召,部长们都带头下到基层单位蹲点。钱之光同志带了一个小组到南京化纤厂蹲点,指导新厂试车生产。蹲点调查研究结束以后,钱之光同志给薄一波同志写了封信,报告在南京化纤厂的工作情况,信的内容由钱之光同志授意,由我执笔起草。薄一波同志将此信作为“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典范作了批示转发。这在当时是一件很轰动的事情,影响很大。后来国家建委总结全国搞得好的先进单位建设经验时,南京化纤厂和铁道部的马鞍山轮箍厂一并被作为建设工作搞得好的典型向全国推广。

  总体上看,人造纤维是从1960年开始搞起,得到毛泽东、邓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和大力支持,进展比较顺利。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批化纤厂的建设,培养了人才,积累了建设经验,打下了设计、制造合成纤维纺丝设备的基础。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