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纺织学校>正文

麻纤维概况

                     

 

麻纤维是指从麻类植物的茎、叶片、叶鞘中获得可供纺织用的纤维。我国麻类纤维的资源丰富,其中苎麻产量居世界首位。
麻纤维种类较多,分茎纤维和叶纤维两类。茎纤维在于茎的韧皮部,所以又称韧皮纤维。韧皮纤维主要有苎麻、亚麻、黄麻、槿麻(又称洋麻)、大麻、苘麻等。其中,苎麻和亚麻品质较优,是纺织用的主要麻纤维。黄麻、麻质地较硬,适宜做麻袋和绳索的原料。另一类从叶中取得的麻纤维,如剑麻、蕉麻等,由于其质地粗硬,所以不宜做服用纺织的原料,但其韧性大,耐水强,制作渔网,绳索等。
麻茎收割后,需经脱胶等初步加工,以单纤维或者速纤维进行纺纱。苎麻纤维长度大,可以单纤维形式纺纱。而亚麻、黄麻、槿麻等,由于单纤维长度短而不整齐,所以采用脱胶的束纤维进行纺纱。
麻种类介绍
亚麻(品目5301项下):俗称胡麻、亚乌麻。亚麻科亚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的韧皮纤维。亚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对气候适应要求很强,北纬48~55度之间的地区最适宜种植。世界上种植亚麻的国家,主要有前苏联、波兰、前捷克斯洛伐克、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等,以前苏联产量最多,占世界亚麻总产量的70%以上。 
      亚麻纤维粗而短,手感柔软与棉相同,颜色是亚麻特有黄叫亚麻色,白色光泽度次于苎麻。在麻类作物中强力仅次于苎麻。
      大麻(品目5302项下):俗称"火麻"。我国古来就有种植。早在东汉时期人们便知道大麻有雌、雄株之别,把雄株称做"帛",把雌株称做"苴"。大麻纤维表面很粗糙,纵向有许多裂隙和孔洞,并与中腔相连。因此,大麻纤维具有卓越的吸湿透气性能。大麻纤维横截面比苎麻、亚麻、棉、毛都复杂(有三角形、四至六边形、扁圆、腰圆形等),中腔常与外形不一。光线照射过来,一部分形成多层折射或吸收,大量形成了漫反射,使大麻织物不仅看上去光泽柔和,而且具有优势的防紫外线幅射功能。大麻单纤维的细度约为苎麻的2-3倍,与棉接近,纤维顶端呈钝圆形,没有苎麻、亚麻那样尖锐的顶端,因此用大麻纤维加工而形成的纺织品,无需特殊处理,就能有效地避免其它麻制品的粗硬感和刺痒感。
      黄麻(品目5303项下):俗称络麻。黄麻属椴树科黄麻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说法不一,不过我国至少是圆果黄麻的起源中心之一。古代称之为 "绿麻"、"络麻",早在北宋《园经本草》中就有黄麻的记载。
黄麻的纤维具有吸湿性强、散水快、耐磨擦、表面常呈现干燥状态等优点,主要用于制造麻布、麻袋、绳索和地毯等。黄麻的麻秆(麻骨)可制活性炭、隔热纤维板,麻屑可作为造纸原料,其种子含油较高,可提炼工业和医药用油。
      剑麻(品目5304项下):学名为Agave Sisalana Perrine,英文名:Sisal,别名:西纱尔麻。属石蒜科,龙舌兰属多年生草本,原产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其叶片如剑。与上述麻类作物不同,剑麻可供观赏,人们所用剑麻纤维来自其叶片。它的叶纤维粗壮、拉力强、耐水浸,可用于造纸或编制船缆,其副产品还广泛应用于国防、工矿、农商、医疗多方面,剑麻叶片呈剑形,硬而狭长,叶片一般长为100-140cm,宽13 -15cm,灰绿至蓝绿色。剑麻具有喜温、耐旱的特点,适于热带、亚热带广大地区栽培。主产国家有墨西哥、巴西、坦桑尼亚等国,在中国主要生长于雷州半岛及广西部分地区。
      剑麻叶片内含丰富的纤维,纤维细胞呈长形结构,细胞腔大而长,壁厚,具有纤维长,色泽洁白,质地坚韧,富有弹性,拉力强,耐磨擦,耐酸碱,耐腐蚀,不易打滑之特点,广泛应用于渔业、航海、工矿、运输、油田等事业上,以及用于编织剑麻地毯、工艺品等生活用品上。
      苎麻(品目5305项下):俗称线麻、白麻、乌龙麻、刀麻,古名苎,荨麻料苎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韧皮纤维。苎麻原产于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就已采用苎麻纤维作为纺织原料。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苎麻布,织工已很精细。欧美各国种植的苎麻,均由中国传入。直至现在,产量仍以中国为最多,是中国著名特产,国际上有"中国草"之称。巴西、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印度、朝鲜等国的产量居次,美国和前苏联南部也有种植。中国主要产区在长江流域,以湖南、湖北、四川、安徽、广西、江西等省较多。
      苎麻纤维细而长,颜色较白,有绢丝般的光泽。吸水性,散热性好。在天然纤维中是最具有质感的,强力也是天然纤维中最强的
苎麻纤维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在工业上是制造帆布、绳索、渔网、水龙带、鞋线、滤布、篷帐、皮带尺等产品的上等原料。在衣着上,纺制的细布穿着挺刮凉爽,透气吸汗,不贴身,易洗涤,是制作夏季服装的良好原料,也是布制工艺品的理想原料。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