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配额进入倒计时 纺织企业面临集体转型
7月25日,据来自商务部的消息,欧盟委员会决定,在2007年12月31日之后,将不再延长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服装进行进口配额限制。 “这是利好消息,企业不必购买配额,能节约成本,以便接下大单。但企业不可以在配额取消后大量增加出口,这将引来反倾销。对纺织企业来说,当务之急仍要出口高附加值产品,打造自有品牌。中国纺织业不缺中国品牌,但缺少世界名牌。”中华全国工商联纺织服装商会副会长谭安告诉《中国现代企业报》。 与此同时,不利于中国纺织企业的消息也存在。欧盟正计划联合监控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并称这是为了避免出现新的贸易紧张局面。新的出口许可监控机制与欧盟的进口许可监控并行,以便在明年1月1日以后更快发现中国纺织品进口是否大增。这项新机制将给中国出口商带来负担。 对此,谭安提出两大应变措施。首先,打造品牌集群,也可称之为“国家队”。因为配额限制将结束,小纺织品和服装供应商将受到打压,一部分产品以中低档为主、无法通过提价转化压力的中小企业,将面临破产,因此要加速纺织行业的产业升级。几年前,我国曾有企业试图把“牌子”长期挂在世界服装之都巴黎,坚持了两年“单打独斗”,终因投入与收获难成正比,打道回国。谭安认为,如果政府组织“国家队”,选择目标市场,改“万里行”为“扎下来”,用品牌集群的中国形象,用物美价廉、用品种系列配套与国际消费者直接、持久对话,再与专业国际零售网络机构合作,“借网”对话,可能是上策。其次,网络互换,参与国际大流通。在异国他乡,要“服水土”,品牌认可的实质是文化认同,其难度可以想见,这不论是中国产品进入他国,还是他国产品进入中国,大都如此。目前,只是因为外国名牌相对强势,进入中国就相对容易一些而已。我国有的家电企业与外国企业达成销售网络互换的协议,较为有效。谭安建议,中国服装业的大牌厂商内销网络很健全,不妨借鉴家电企业的经验一试,可能有效。 对于欧盟将取消纺织品服装的进口配额,专家提醒说,2005年初出口激增的混乱局面不能重演。因为国外设限很多,频频出台新法规,中国企业必须详细了解,不可盲目出口。比如,欧盟议会日前已正式通过决议,规定欧盟市场上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含量每千克制成品不能超过50毫克。虽然该禁令有18个月的过渡期,但我国目前尚未研究出能完全符合欧盟PFOS控制标准的纺织用助剂,同时,研发并生产替代产品将大幅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直接影响我国对欧盟的纺织品出口。 纺织企业为了生存,将不得不提高技术含量来应对。其实这也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长期以来赢利较低的重要原因,即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据统计,在欧美,纺织企业的研发投入一般占销售收入的3%~5%,最高可达10%,而我国纺织企业长期以来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严重不足,研发费用占主营收入的比重平均不到1%。可见,纺织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势在必行。 距离2008年输欧纺织品配额取消,已经进入倒计时,在“后配额时代”,纺织企业仅仅靠低价多销已无法赢利,其出口之路布满荆棘。未来几年,中国纺织业将经历痛苦的转型期,大量微利、粗放式增长的企业将被淘汰,行业本身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实力将得到有效提升,只有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品牌和渠道优势的企业才能朝着精品路线发展。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