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汉波:纺织行业面临的危机与对策解析
纺织行业这个昔日的公主,现在已经沦落为平民,纺织行业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所有工业企业中最市场化的行业之一,也是所有行业中内部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也是国有企业退出比较快的行业之一(目前纺织行业中国有企业的比例不足3.2%),同时也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最具有竞争实力的行业之一(国外对纺织品的限制最多、贸易摩擦最大)。虽然,纺织行业仍然维持高的出口额和高的出口顺差,但是在国家拥有高额外汇储备和下决心削减顺差下大形势下,纺织行业已经不被照顾,尽管纺织业现在仍然解决了近2000万的就业人口,关系着一亿农民的生计,但是国家已经把纺织行业推进大海,让纺织行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磨炼成长。 自从98年国家把纺织做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实施压锭减员以后,国家对纺织行业再也没有给予过特殊的关注。可是,纺织行业这几年却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尤其是受加入WTO的对纺织行业发展利好的刺激,国内外对中国纺织行业的投资也呈井喷式增长,仅以纺纱能力来讲,目前中国的纺纱产能已经从压锭后的3382万锭,增加到8720万锭万锭(还不包括未入统企业),到2006年底,棉纱产量突破了1740万吨,是99年产量570万吨的3倍多。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中国纺织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为国内外市场提供了丰富多采、物美价廉的纺织商品,但是产能的过度膨胀,也使纺织行业内的竞争更加残酷,宏观经济的调整和国家外贸出口政策的变化,对严重依赖出口拉动的纺织行业来讲,更是雪上加霜,纺织行业现在面临几大严峻的考验: 一、人民币汇率不断升高和出口退税不断降低带来的影响。纺织行业是典型的外贸依赖型的产业,它的产能40%需要出口,2006年出口达到了1470多亿美元,人民币升值对依赖出口的中小企业和出口产品附加值低的企业带来严重冲击,据测算人民币升值1%,全行业就可能减少利润72亿元人民币,预计今年人民币升值6%。同时,为了减少顺差,国家不断调低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从去年9月开始,退税由13%降11%,今年又从11%降为9%,仅棉纺行业今年上半年就损失利润10.6亿元。预计全行业由于人民币汇率提高和出口退税率降低,今年减少利润418亿元。 二、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行。中国纺织行业的竞争力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纺织行业的员工工资是工业企业中最低的,农民工在行业内就业人数达到了80%,纺织行业的低工资、低福利、高强度造就了中国纺织行业的成本优势,而中国工人的汗水为发达国家创造低通胀时候,得到的回报是他们的制裁。今年,国家加强了对农民工和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尤其是新的劳动法的出台,对规范纺织行业用工和提高纺织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和约束作用,同时也会使纺织行业的用工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减少,而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不高,仅靠压低工人工资维持生存的企业将难以为继。 三、能源价格上涨和环保压力加大,也促使企业非生产性投入不断增加,使一些低附加值产品丧失赢利能力,尤其是节能减排工作的法制化,使没有治污能力或治污能力不达到标的的小印染、小化纤等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没有了生存空间。而欧洲的非贸易壁垒---绿色环保标准实施也使我们产品进入欧洲市场的成本更高、困难更大。 四、原料价格上涨和棉花过度依赖进口,使纺织行业的风险加大,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带动了今年化纤价格的上扬,虽然我国棉花产量连年丰收,但是纺织产能的过度增加,今年棉花进口将超过400万吨,而且会逐年增加,纺织行业对外棉的依赖和受滑准税率的制约,使国内的纺织企业原料价格高于国外,使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减弱,面对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纺织工业的崛起,我们纺织行业又将面临新的挑战。 五、纺织行业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上虽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低水平重复建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的增长和受解决当地就业压力的驱使,对纺织行业的投资热情不减,尤其是中西部地方,受东部沿海地区产能将向内地转移的消息刺激,投资仍然高速增长,而产业结构和产品档次并没有在新一轮投资过程中得到新的提升,中低水平产品的能力的过剩也使行业赢利难以得到提高。 另外中国的纺织企业缺乏自己知名品牌和专利产品,在国际加工产业链条中,我们的企业多数处于底层,利润空间很小,真正赚钱的技术和产品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的手中,如一些新型纤维和印染后整理技术。 对中国纺织行业来讲,应该对自己目前的处境有一个清醒的定位,我们虽然现在是世界第一纺织品生产大国,但是我们还不能算是纺织强国,虽然我们产品遍及全世界,但是我们并没有从出口产品中真正取得收益,在纺织产品定价上我们并没有取得真正的话语权。 所以,对中国的纺织行业而言,今后几年将是非常关键的时期,能否在短时间内使中国的纺织行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将决定中国纺织业未来的兴衰: 一、提高产业的集中度,遏制低效产能的盲目扩张。现在的纺织企业虽然出现了一些大企业甚至是超大型的企业(如山东魏桥),但是总体是规模偏小,个数偏多,到2006年底入统的纺织企业个数达到了39422,对于以出口为主的纺织行业而言,企业的分散度很大,很难形成统一的对外政策,使我们纺织大而不强,如同钢铁行业购买铁矿石一样,虽然中国是第一大户,但是却没有定价话语权,原因是中国的企业太多,声音很难协调一致。纺织比钢铁更依赖于国际市场,因为不仅棉花今后每年需要大量进口,而纺织品也是一半产能在国际市场上寻找出路。中国的纺织企业必须减少个数,加大整合的力度,遏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让优势资源向大企业大集团靠拢,培育出若干个世界级的龙头企业,只有这样,中国纺织在全球化的经济大潮中,才能乘风破浪,承受住各种冲击。 二、加大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完善园区的功能定位和服务水平,提高园区的产业聚集度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节能降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虽然在特色纺织园区的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整体的规划水平不高,带动作用不明显,多数是有名无实,只是低水平的产业聚集,没有能够构筑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创新平台,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引导作用不足,对提高提高企业运作质量和效率帮助不大,尤其是在节能降耗和治理污染上还没有发挥的其应有的优势。所以调动协会、行政、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积极性,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吸取发达国家在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指导和提升我国现有纺织特色园区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园区内的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和整体实力也是当务之急。 三、加强自主创新的步伐,提升我国纺织行业的品牌建设。没有创新的行业必然是一个衰败的行业,而没有自主创新的企业则很难成为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我们纺织行业之所大而不强,原因是我们技术和产品创新不够,尤其是自主创新不够,总是别人研制出来以后,我们加紧研究,等我们也具备生产能力时,其产品的价格已经降了下来,高额利润别人已经赚完,他们就开始降价以限制你的利润取得,如一些新型纤维的研发与生产。同时,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加工设备,能够生产出世界上质量最好的纺织产品,但是我们却取得不了最好的效益,因为我们没有品牌,品牌实际上就是一种信誉度,同样的产品,贴上国外名牌商标,消费者对产品就有了信心,因为质量有了保证,所以价格则很好,而贴上我们自己的商标,消费者则缺乏这种信任度,所以一个品牌建立不是一天就能够形成的,也不一个企业通过广告宣传就可以实现,品牌建立的关键是一种持久的诚信度建设,如果“中国制造”这个品牌不被认可,在中国很难诞生出世界级的知名品牌。所以,品牌建设不是一个企业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