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下调与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将延时显现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与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对棉花市场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但影响的程度是绝不容小视的。 棉花—棉纺织—印染—制衣,应该是一条大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的终端产品是服装,而服装是大宗出口产品,也是我国主要的出口产品。此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服装门类是受“重点照顾”的大户,退税率下调幅度很大。特别是对一贯倡导“薄利多销”的那些出口企业来讲,这个打击应该说是巨大的。那么,身处同一产业链条上各个行业,谁敢说能逃过“池鱼之殃”呢? 应该说,我国的纺织、服装是以出口为主,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很高。一旦产品出口受到制约,国内市场是难以消化这部分产能的。退税下调后服装出口的成本加大利润被摊薄甚至由盈转亏,纺织服装是必要采取减产措施——聪明的主动减产,而执著的则会坚持到库存积压到喘不上气来的时候才会被迫减产或者直接关门。而这两个结果都会导致同一种现象出现,就是减少原料的采购。 所以说,这个影响延续到棉花销售的产业,会有一个相对的滞后。因此我们有可能会看到,在今年夏秋之际新棉上市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棉花还是会供应趋紧,棉花价格还是会小幅上涨,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是,一旦大部分的制衣厂的服装不愿意出口了,积压在工厂库房或者商场的仓库里了,那么纺织场的仓库也就快堆满自己的产品了,也就快拿不出钱来再买棉花了。“城门失火”与“池鱼受殃”不是同步发生的,而是在城门的大火扑不灭时,才会取池中之水灭火的,这里存在滞后,这个滞后期容易给人造成麻痹。可以说,现在的棉花供应紧张存在有虚假的成份。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是“利好”,但是棉花直接出口的数量极少。相反,对棉花的进口却是在日益显示出升值所带来的好处。时至今日,人民币汇率放开已经一年有余,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超过了7%。即使美国棉花、非洲棉花、西亚棉花、印度棉花没有降价,但是在同样情况下,我们的买家可以少掏近7%的银子去买国外的棉花了。进口棉花的价格优势在这一年的7%的升值空间中对比出来了。打听一下去吧,哪家纺织厂可以十分轻松地获得7%的纯利润呢?在现实的市场条件下,做到7%的纯利,不易啊! 而关键的一点是,我们还有没有办法去找水灭火,使自己免受“池鱼之殃”,毕竟“城门失火”已经是事实了。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