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30万吨国储棉竞卖带来了什么?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7-7-17 10:25:59  

7月16日,备受业界关注的30万吨国储棉正式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公开竞卖,以往竞卖都是流通企业和棉纺织企业共同参与,但这次30万吨国储棉只允许棉纺企业参与。“这种透明的做法表明,国家此次轮储的30万吨棉花,就是要保护棉纺企业利益。”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朱兰芬解释道。实际上,自7月10日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发布公告以来,对30万吨国储棉入市将带来的影响,各方面均有不同反映,但公认一点——政府此次调控不仅仅是对当前出现的棉花供需矛盾一个点的调控,而是有着更深层的含义。 棉花到底有多少 按照此次轮储的30万吨总量看,实在不足以满足当前棉纺企业的用棉缺口。专家估算,30万吨棉花最多只能满足市场10天的需求,也只能在短期内对棉花价格起到一个平衡作用。“这也说明,国家对国内到底有多少棉花心中没底,先拿出30万吨来看看市场反应。”朱兰芬这样分析。 实际情况也是这样,这几年对国内棉花市场需求总量到底有多少一直是一个争论的话题。“棉纺织行业的纱线产能一直在增长,国棉使用量在不断增加,这说明国内还有未公开的棉花资源。”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称。 来自中国棉纺织行业的预测显示,今年的纱线产量将超过1900万吨,对棉花需求将达到1250万吨,“从工业角度测算,纺织行业用棉量没出大格,上下差距不大。目前企业感觉到买棉难了,价格涨了,到底是棉商惜售,还是棉花真缺?大家心里都有一本帐。这次轮储的国储棉总量没有封口,也表明了政府将加大力度调控棉市的态度。”朱兰芬很有信心地说。 与市场博弈 和过去竞卖国储棉参与者不同的是,此次30万吨国储棉的竞卖只允许棉纺织企业参加,权威专家分析,这一举措更表明国家有关部门要调控棉价的决心。抛储是国家调控棉市的手段之一,如果国内棉价仍继续上涨,突破国家认为合理的价格,之后还会有很多其他措施继续进行调控。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纺织企业是十分利好的。 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的有关人士说到这个话题时连声表示:“当然对我们有影响了。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在2002年以后就不再承担给国家存储棉花的任务,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企业,此次30万吨国储棉竞卖不让流通企业参与,对我们稳定客户是有影响的。”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副总经理贾葆春也用“影响很大”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据了解,从5月中旬以来,国内、国际棉花价格都在不断上涨,其中国际棉价的涨幅已经大于国内,就在棉纺企业再次遇到原料紧缺问题的时候,国家出台的抛储信息对市场确实是一个导向。“现在最难过的不是棉纺企业,而是棉花企业。想提高棉花价格,政府向市场投放了30万吨的储备棉;想通过竞卖赚点代理费,又不允许。棉花企业的日子相当难过。” “如果调控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不排除国家还将拿出今年年初收储的30万吨新疆棉直接供应高级棉花市场。”专业人士根据公告这样分析。 检验标准保证质量 此次轮出的国家储备棉共分两部分:一是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现存的1995~1997年度的储备棉18万吨,竞卖底价为11000元/吨;二是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2001年度、2003年度储备棉12万吨,竞卖底价为13000元/吨。 采访中,记者多次听到对这批国储棉质量甚为担心的说法,但是,随着国储棉竞卖,国储棉都将实行质量公检,按质论价的相关措施一并出台,让期待中的棉纺企业少了很多担忧。“这对棉纺企业太有利了,我们最担心的就是质量问题,因为我们纺的都是精梳纱,对棉花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对棉花进行质量检验,就解决了我们担心的问题。”山东临清市鲁西棉纺厂总工程师倪炜说,“我们会参加竞卖,最后看价格、质量和企业的资金情况决定收储数量。” 据了解,此次最受棉纺企业关注的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的18万吨国储棉全部是新疆棉,也是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现存的所有储备棉了。“我们当时收储的这批新疆棉,加工质量不一致,棉花的品质不高,尽管我们在收棉时也进行了质量检验,但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当时老的检验标准和现在的新标准是不一样的,可能棉花的等级还会降下来,以新的质量检验为准。”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相关人员这样说。 “按质论价,这样的调控政策更有针对性了,非常好。”专家称。 反向思维看问题 任何一次和棉花有关的调控,最关注的都是棉纺企业,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论是棉花市场价格的变化,还是国家出台的相应调整政策,很多企业已经站在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了。“困难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面对困难的调整能力。”这是采访中听到的比较集中的声音。 在调查中,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顾伟达的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现在不仅仅是棉花原料缺,毛纺原料也缺,如果仅从原料的角度看,这只是一个个别问题,但站在发展的角度看,这就是一个综合问题。原料、节能环保、出口退税率下降等问题,都是行业发展回避不了的。因此,用反向思维看,就有一个产能要合理控制、产品要调整结构、新纤维的使用要扩大使用比例等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业界关注,这也是企业在面对国家宏观调控应该反思的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就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好企业的事情,这是最重要的。”顾伟达强调着自己的观点。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