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紫外服装:小荷才露尖尖角
(郭其波)由于抗紫外线遮阳伞只能遮挡从头顶上辐射到伞面上的紫外线,而在生活中,紫外线会从各个角度辐射到人体上,所以有时候只使用遮阳伞无济于事,防紫外服装也应运而生 近十年来,国际上的一些化学纤维和服装生产企业都相继研究开发出高性能的防紫外面料、服饰。研究表明,任何纤维都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线辐射功能,而织物的防紫外线辐射特性与织物结构、原纱结构和色泽等因素有关。一般说来,天然纤维或常规化学纤维制成的纺织品,达不到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伤害的高保健要求。 防紫外辐射纺织品尽管五花八门,但其基本原理都是对纤维、纱线或织物添加化学药剂进行处理:有的在化纤纺织过程中掺入紫外线辐射阻断剂;有的在纱线处理或织物后整理时使用防紫外线辐射整理剂;也有的采用涂层整理,使织物能够对紫外线产生反射、吸收或转化。 国外防紫外线辐射纺织品当前追求的UPF指数均在40以上,同时还十分注意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在国内,从事紫外线服装生产的企业并不多,其中广东东莞奔向美企业有限公司是代表企业,该公司从1993年就开始研究棉织物的防紫外线整理剂。他们研制出新型防紫外线整理剂M.L.N,经澳大利亚国家辐射实验室、香港英之杰标准测试中心和中国纺科院反复测试,经M.L.N加工的织物防晒指数UPF值达到50+属于最佳等,并且无毒,不改变织物原有透气性和手感,反复洗涤后防晒功能不变。 据悉,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制定防紫外纺织品的标准,可望很快出台。据介绍,新标准将参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同类标准(也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公认的标准),并考虑国内企业实际生产水平,对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指标进行分级,规定紫外线透过性测试的原理、仪器要求、测试步骤、测试结果的计算和表达方法等。该标准将适用于防紫外线纤维织物、经抗紫外线整理的织物、涂层类抗紫外线织物,以及服装和相关制品。专家认为如果今年内标准能够出台,防紫外线织物及其相关产品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