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利用边缘科学改良纺粘产品
我国纺粘非织造布已生产了15年,至今没有自己的专利产品,在产品的均匀度、柔软度和强度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使国内同行业尽早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在近日于此间召开的纺粘法非织造布经济研讨会上,中国非织造布技术协会纺粘法分会会长谢明建议应用边缘科学改良纺粘产品。 --化纤新技术与纺粘法的结合。这种结合有3种方式: 1、海岛型超细旦纤维与水刺的结合是纺粘产品的新革命。这是替代传统纺织品面料的最新产品,它无论是纤维的细度、产品的强力、柔软性、服用性都与传统纺织品非常接近。 2、聚乳酸纤维技术在纺粘行业的应用。由于纺粘法非织造布大量用于用即弃产品,其环保问题倍受关注,使用可分解的聚乳酸酯作原料,生产出来的纺粘布可以分解,不会产生垃圾处理困难的问题,有利于纺粘布的推广应用。 3、用复合纺丝技术加热风法成型,可改良纺粘产品的柔软性。我国目前的纺粘法,采取的是单螺杆单一原料纺丝,一般采取热轧方法成型,产品手感较差。将短纤热风法非织造布的技术,应用到纺粘法是可行的,也就是用两条螺杆分别加入两种不同熔点的原料,高温料作芯,低温料作皮,生产的皮芯结构的纺 粘法长丝网,经热风加固,皮熔融粘合成布,其效果与短纤热风非织造布类似,是非常柔软的非织造布产品。 --要将纺织品面料处理加工技术引入纺粘布。 纺织行业有许多对面料进行深加工处理的行家,他们能将普通的面料处理得多姿多彩,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可供纺粘布业者应用,纺粘布业应积极去与这些面料专家合作,把纺粘布的加工搞得多姿多彩,吸引更多的人使用。 --引入静电分丝技术,改良纺粘布的均匀度。 静电分丝在日本、欧美应用到纺粘布上已很成功,它对提高纺粘产品均匀性有很大的好处。国内业界要积极研究,在现有设备上改造,可以事半功倍,提高整条生产线的水平。 --引入各种非织造布技术与纺粘布组合。 现在的纺粘布较之于其它的非织造布有其不足之处,比如柔软性、舒适性不如热风法和水刺法的非织造布,成网均不如短纤非织造布,原料变化不能随心所欲,因此,与其他非织造布结合将会优势互补,各得所长。 谢明会长进一步指出,现在普通生产的产品主要靠降价竞争,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开发高附加值的差别化产品,才能取得高而长久的经济回报。这也是利用边缘科学改良纺粘产品的根本目的。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