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杯纺技术有发展空间
最近在全国转杯纺技术交流会上获悉,近年来世界上各类新型纺纱技术层出不穷,先后涌现出转杯纺、喷气纺、静电纺、磨擦纺、平行纺、涡流纺、自捻纺等。但其中以转杯纺纱技术与设备的发展最为迅速与完善,转杯纺因此得到了大量推广与应用。目前,在国际纺纱技术中,环锭纺和转杯纺占了95%以上。其中,转杯纺的头数占到环锭数的3%~5%(欧洲为25%),转杯纺生产的产品按长度来计,占到总纱量的25%,若按重量来计,转杯纱占到总纱量的40%左右。相对而言,我国的转杯纺较世界发展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转杯纺的锭数在65万头左右,只占到环锭的2%。由此可见,转杯纺在我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据预测,到2010年左右,我国的转杯纺锭数将达到120~150万头。 目前,转杯纺的技术和设备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并且仍在不断地进步,从而使转杯纺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均有了迅速的提高,同时,大大拓宽了转杯纺的应用领域。例如,转杯纺目前的速度一般在10万转/分钟左右,高的甚至可达到15万转/分钟,为纺中、细支纱提供了条件;新型阻捻装置的出现,为转杯纺生产低捻针织纱带来了可能。 从目前我国国内的转杯纺设备情况来看,全国约65万头的转杯纺中约20%为进口设备,国产设备占80%左右。我国国内在转杯纺的设备与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纺制毛型纤维的转杯纺纱机、低捻装置、齿片式分梳辊等的研制与生产及转杯纺纺制花色(竹节)纱装置的探索。总之,转杯纺设备的总体趋势是向着高速、大卷装、智能化、高自动化和低捻(针织纱)等方面发展。 我国的转杯纺与世界水平相比,主要局限于粗支纱的加工,关键是我国的转杯纺设备速度低,无法纺较细的纱支。因此,转杯纺如仍局限于粗支纱将无大的发展前途。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