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总社负责人史建伟谈新年度棉花购销工作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局长最近指出,2001年度是全面放开市场的第一年,在今年的棉花购销工作中,仍然要 发挥现有棉花企业的重要作用,同时农发行资金的退出工作也推后一年实行。 史建伟说,对供销社棉花企业来说,做好今年的棉花购销工作,应着重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一、做好今年的棉花收购工作,首要的是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今年棉花供大于求,价格将大幅下降,今年棉花收购工作的主力仍将是供销社占主要股份的棉花企业。要尽最大努力做好今年棉花收购工作,稳定与农民的关系,在其他渠道进入收购市场之前稳定阵地。这是事关供销社企业生存的大事。 二、坚定不移地把质量管理摆在企业管理的首位。今年要继续把减少异性纤维作为质量管理的首要任务。同时要全面、认真贯彻国家棉花标准,按国家标准的要求来收购、加工和打包。财政部和供销总社下发了棉包标识的规定,企业要认真执行。同时要树立品牌意识,已经登记品牌的,要下大气力从质量管理角度维护自己的品牌。企业要吸取去年的教训,绝对不能与个体棉贩结盟。 三、坚持顺价销售,决不能发生新的亏损。农发行资金退出收购环节,改由商业银行提供收购资金,绝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的棉花企业将得不到贷款支持。为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及纺织工业生产,农发行资金退出的过程不是一两年能够实现的。今年的销售形势将非常严峻,对于棉花企业关键是不能发生新的亏损,不能失去银行的信任。 四、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做好棉花企业改制工作。企业改制是否成功与供销社今后的权益关系重大。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去改,供销社可以绝对控股,也可以相对控股,还可以一般参股。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不搞一刀切。有些地方一听说棉花企业要与供销社分开,就急忙撤资,换经理,这是不合适的,要正确认识这次改革的重大意义。总社专门成立了供销社棉花企业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准备帮助各地供销社做好清产核资、界定产权的工作,通过改制把企业搞活是供销社的长远利益所在。 五、加快加工企业布局调整。有些地方轧花厂原来就是与棉麻公司分开的,是直属供销社的,这次改革,当然要与供销社分开;有些地方轧花厂是棉麻公司的组成部分,是加工车间的作用,统一核算,就不应当分开。要砍掉一部分轧花厂,逐步实现合理布局,淘汰1/3。淘汰的轧花厂不要卖掉,不能让落后的生产力继续生产,可以改为收购点,也可以搞多种经营。 六、促进联合,主要是企业之间的联合,这是棉花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联合,要打破上下级概念,打破区域限制,打破所有制约束。供销社内部,省地县级棉花企业、其他企业,可以相互参股联合,职工也可以参股;供销社外部,纺织企业、农业企业、民营企业,都可以参股联合。农民也可以参股。省级公司可以直接与轧花厂联合。纺织企业可以兼并棉麻公司、轧花厂,轧花厂也可以兼并纺织企业。 七、推进产业化经营。把棉花经营作为一项产业,通过服务拉长产业链,这是强化服务、占领市场的重要措施。从种子抓起,以棉花良种繁育与推广带动合作社,抓科技兴棉和系列化服务、模式化栽培、病虫害防治等。供销系统已搞了近十年,取得了相当多的经验,是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棉副产品深加工,利润返还是帮助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轧花厂改制就应当改成专业社。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