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一周交易述评
7月26日至今,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国储棉纺织专场竞卖交易共进行了5次。总计上市31873吨,成交31091吨。 这5次交易的具体成交情况如下:7月26日上市5280吨,当日成交5144吨,平均价格9825元/吨;7月27日上市4980吨,经2天竞价后,31日成交4833吨,平均价格10264元/吨;8月1日上市5113吨,8月2日成交4934吨,平均价格9865元/吨;8月3日上市5173吨,当日成交5045吨,平均价格9622元/吨;8月7日上市11327吨,当日成交11135吨,平均价格9402元/吨。 本阶段交易的主要特点是: 一、 参与交易的纺织企业增加。 截止8月7日上午10:00,申请参加国储棉纺织专场竞卖的纺织企业增至362家(较7月下旬增加了45家)。其中,8万锭以上的大型纺织企业80家,拥有纺纱能力920.97万锭;8万锭以下的中小型纺织企业280家,拥有纺纱能力1125.81万锭;总纺纱能力2046.78万锭。按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经贸委的统计口径,占全国纺纱能力(3300万锭)近三分之二。 申请参加国储棉纺织专场竞卖的纺织企业中,只有12家是新增临时会员(迄今实际报到的9家),16家纺织企业是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正式会员,331家委托北京交易大厅内或各地工作站会员代理交易。 二、 成交价格明显降低。 据分析,成交价格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一)国家把棉花价格压下来的决心深入人心。8月1日马占平同志传达了国家计委王春正副主任要求把棉花价格压到每吨1万元以下的指示后,当晚,国家计委、财政部、供销总社和中国纤维检验局同志即开会研究落实措施。明确:一是暂停非专场交易,全部进行专场交易;二是考虑到公证检验进度跟不上需要,专场交易每天增加5000吨不公检棉花,日上市总量11000吨;三是每天上市的棉花,无论耗时多久,必须当日闭市(过去是超过工作时间即休市,第二天继续交易)。这个信息传递给会员后,价格立即开始回落。 (二)上市量足以满足纺织企业需要。参加专场竞卖交易的纺织企业所拥有的全部纺纱能力为2047万锭。按传统计算方法(每锭每年生产0.8件纱,每件纱用棉120公斤)每天用棉约5460吨,每周用棉38220吨。现在每周上市44000吨,不仅足以满足全部入市企业的需要,而且有6000多吨富余。纺织企业不需要过多竞争,就可以买到合适的棉花。 三、 成交分布比较合理。 截止8月2日,纺织专场共成交28000吨棉花。其中,交易大厅内的29家纺织会员直接成交5748吨,占20.5%,平均成交198吨;131家客户委托成交22253吨,占79.5%,平均成交170吨。按交易市场规定,成交后有3个工作日签订合同,10个工作日付款,因此后两场的数字尚未统计出来。从当前统计数字分析,成交分布比较均匀合理。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有2000元左右差异,主要是纺织企业根据需要进行的公平竞争,也是比较合理的。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