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述评:棉纺、棉麻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1-8-3  

    国储棉拍卖调价落地无声     为缓解国内棉花价格过高给纺织企业带来的压力,有关部门安排中国纤维检验局组织15万吨储备棉公证检验,并于7月17日下午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竞卖交易。     国内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显示,进入7月以来,国内棉花市场新棉价格下跌,129级棉价由5月份的每吨13000元左右降至目前的12000元左右,最低价已跌破12000元,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棉花(相当于3级棉)拍卖价由每吨12000元降至目前的不足10000元,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产生了一定效果的。     国储棉调价交易市场按兵不动     经过市场成交情况的及时反馈,为了再次降低储备棉和新疆棉的成交价格,国家计委、财政部领导研究决定,从第三场竞卖起,将储备棉竞卖起报价由每吨9600元降至8500元。“这一信息在专场竞卖开始时即向全体会员作了通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起报价对成交价影响不明显。”棉花交易市场市场部经理郝凤珍说。     但江苏银都棉麻公司的徐总说:“企业最为需求的是高等级的棉花,但从现场来看,国家调整起报价仅使4级以下的棉花价格发生了变化。最低成交价从9200元左右降为8800元左右。”     现场一位正在交易的人士透露,拍卖的棉花等级太低,这次拍卖的棉花主要是1995年、1996年的储备棉。虽然价格要比市场价低,但实际情况又低于名义上的等级。而棉纺企业对高品级的棉花需求量比较大。在供给和需求不能对口的形势下,企业在观望之余也很失望。     棉纺织企业和棉麻企业对棉价走跌都很低调。棉纺企业和棉麻企业各自有本难念的经。     新棉上市形势严峻棉麻企业欲哭无泪     新棉价格下跌,销售疲软的状况使得棉麻企业亏损严重。棉花价格呈现回落趋势,积压大量库存的棉麻企业如坐针毡。     徐总说:“我们企业现在账上还有1.5亿的亏损,还有四五十万担的皮棉压在库里。这也是一个历史的包袱。1995年以后棉麻系统第一次出现全行业的财务亏损挂账,截止1999年4月棉麻系统已实现亏损挂账222亿元,纺织企业赊销亏损100多亿元。”     1998年以前,国家制定收购价格,销售价格则采取随行就市的方式,这样做考虑到了农民的利益,但却给棉麻企业的肩头压上了难以卸掉的包袱,而且当时好多棉纺企业都是降价销售,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情况比比皆是。现大部分棉麻企业都是亏损的,放开棉花的收购对于棉麻企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机会。     “在4月份之前,也就是棉花价格还没有降之前,部分企业对于市场行情摸的准一点,还能赚点。但大部分棉麻企业在五六月份才结束加工,显然这些棉花只能放在仓库里。每吨2000块钱的亏损谁来承担?”徐显得很情绪化。     据上市公司新农开发(600359)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主营收入同比下降41.24%,净利润同比下降22.16%,利润减少。除了受国家环保政策和生态环境的限制,国家不鼓励进一步扩大耕地,使得该公司在扩大棉花种植业务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外,棉花价格下跌也是一个原因。因为棉花及棉花副产品的销售收入占该公司总收入的近90%。     棉花价格下跌,“雪上加霜”的是偏偏棉花增产。目前大多数地区棉花开始现蕾,天气好转,比较适合棉花生长。业内人士分析,市场供过于求,对于棉麻企业将会有一场残酷的淘汰战。     同时,农发行的政策性贷款将逐步退出商品棉经营领域。从2001年棉花年度起,农发行不再向非主产棉区提供政策性贷款。况且农发行贷款实行库贷挂钩的政策,棉麻企业由于去年遗留的亏损问题,今年得到资金就相对比较难。棉麻企业“屋漏偏逢连夜雨”。     看来,棉麻企业只能靠加强自己的内部管理闹生路了。     纺织业乐不起来     对于棉花走跌的“大好形势”,纺织业还是乐不起来。由于纱、布类产品的积压和销售不畅,使得棉纺织企业对棉花需求继续呈减弱趋势。     2000年全球棉花消费量增长促使棉花价格强劲上扬,从而带动了棉农的种棉热情。根据国家统计局种植意向调查,2001年棉花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14.9%,按此计算,今年棉花种植面积将达到6900万亩以上,产量将进一步增加,而棉花消费需求却难以同步增长。年初至今,棉纺织行业始终处于低谷状态,国内棉花市场将再度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 v棉花价格多年来呈现大幅波动走势,成为左右纺织行业盈利的主要因素。因棉花成本占棉纺织企业成本的75%以上,对服装等下游企业产品成本影响颇大。去年全行业效益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棉价平均水平大幅回落。     据河南嵩岳集团有限公司的刘全丞经理介绍:“棉价跌幅不是太大,3等级的棉花才跌了200多元,对于亏损的棉纺织业简直是杯水车薪。国家储备棉的品级太低,我们公司至今为止还没有成交过。”     日前,国内较大的棉纺织上市公司之一常山股份发布公司中期预警:由于公司主要原料棉花的大幅涨价,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主营业务利润大幅度下降。该公司证券部的井先生认为,棉价的回落对于公司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但价格只是轻轻跳下了一个台阶,200多元的价差和国外国内市场价格差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要生存就得接受市场的考验     对于棉花价格,棉纺行业惟恐不降,而棉麻企业正好相反。怎么才能兼顾两者利益,棉麻企业将走向何方?     有专家指出,从全局来考虑,2001年度棉花收购价也不宜过低,否则将挫伤棉农积极性,可能导致棉花生产大幅度波动,这对棉花产业和纺织工业都是不利的,同时还将严重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     对于棉纺织企业和棉花生产企业,无论是棉花的供给方还是需求方,他们的出路,只能是加快改革,面对市场化的挑战。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