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储棉纺织专场竞卖一周交易评述
据中国棉花信息网,日前,国家有关部门为缓解国内棉花价格过高而给纺织企业带来的压力,经研究决定,安排中国纤维检验局组织15万吨储备棉公证检验,并于7月17日下午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开始纺织专场的竞卖交易。截至到25日,共上市棉花15743吨,累计成交13460吨。 7月17日至25日,专场竞卖共成交三次。17日下午上市5133吨,当日成交3264吨,平均价格9767元/吨;18日上市4996吨,经3天竞价后,20日成交4582吨,平均价格10286元/吨:24日上市5614吨,经2天竞价后,25日成交5614吨,平均价格10274元/吨。 据了解,7月初以来,已有317家纺织企业陆续报名参加专场交易,其中40家委托棉花交易市场中的纺织流通企业会员代理;174家委托棉花交易市场中的棉花流通企业会员单位代理;16家纺织企业已经是交易市场会员;新增临时会员12家(实际报到9家)。在工作站参加专场交易的纺织企业75家。 从纺织规模看,参加专场交易的纺织企业中,8万锭以上的企业79 家(其中10万锭至20万锭的41家,20万锭至30万锭的2家,30万锭以上的4家);5万锭至8万锭之间的118家;5万锭以下的120家。 一周来,专场竞卖交易体现出如下特点: 一、入市中小企业多,大企业少。按纺织协会的标准,8万锭以下为中小企业,此次参加专场交易的317家企业中,中小企业占75.1%。据了解,由于大企业库存棉花较多,可以用到新棉上市,所以不急于入市;而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库存较少,急需用棉,故入市积极性较高。 二、起报价对成交价影响不明显。经国家计委、财政部领导研究决定,将储备棉竞卖起报价由每吨9600元降至8500元。这一信息在专场竞卖开始时即向全体会员作了通报。但从实际成交情况看,对价格影响不大。除河南841仓库存放的棉花外,其他仓库存放的棉花价格都高于原起报价。并且专场交易的成交价格高于同时进行的非专场交易价格。 三、 实际等级和存放地点是影响价格的主要原因。1997年度入库的棉花,质量变异小,成交价格明显高于1996年入库的棉花;提货方便的仓库的棉花,价格高于交通不便仓库的棉花;成交价格高于每吨10000元的,几乎全部集中在江苏新生圩库、江西9010库、湖北武汉库和沙市库、江苏通州库、天津杨台库和浙江宁波库。据了解,不少企业到棉花存放地点看过,对库存棉花心中有数,尽管公证检验定为3.5级,但内在质量较好,可以当二级棉使用,企业愿意出较高价格竞争。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