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直接补贴棉花生产可能对国际棉价造成影响
联合国粮农组织顾问,经济学家Carlos A.Valderrama Becerra在2001年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谈到了政府直接补贴棉花生产对国际棉价产生的冲击。他说,取消对棉花生产的直接补贴将会使年度平均棉价不再出现大幅波动。从长期来看,棉产量在不同国家间转移也不会给国际棉花市场带来太多影响。 2000/2001年的国际棉花平均价格在57美分/磅,仅比上一年多4美分,而在1999/2000年,棉花价格已经是连续第五年下跌。1995/1996和1996/1997年的产量增加曾使价格下跌;1997-1999年间的需求不足和产量继续增大(与棉价水平相比)进一步向价格施压。影响棉价下跌的一个因素可能是对棉花生产发放直接补贴。1998/1999年度,随着国际棉价跌落,针对棉花生产的直接补贴反而增加。全球范围内的棉花产量直接补贴从1997/1998年的38亿美元增长到1998/199 9年的53亿美元。尽管国际上正在为取消农业补贴而努力,仍有8个国家的棉农直接从该国政府领取补助。 据估计,在2000/2001年,由政府发放给棉花生产的直接补贴已从1999/2000年的48亿美元降到了36亿美元。国际棉花顾问委员会秘书处收集的产量评估和附加信息显示,2000/2001年全球棉花55%的产量得益于直接收入或价格补贴方案,这比1999/2000年度多了2个百分点。 一项运用国际棉花顾问委员会的价格模型和由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协同国际棉花顾问委员会共同设计的供应弹性系数的局部模拟显示:如果没有直接补贴方案,2000/2001年度《棉花展望》A指数的平均价格要高出17美分。但必须要注意,这项模拟没有包含未提高补贴的棉花生产国对价格上升的所有反应。 毫无疑问,取消补贴将导致减产和短暂的价格回升。但从中期和长期来看,随着全球棉花生产向不发放补贴的国家转移,取消补贴的影响将被部分或全部抵消,价格升高同样会减少棉花消费量的增长。 国际棉花顾问委员会的世界纺织品模型显示:棉花价格上涨20%会导致世界棉花需求下降1%。将最终需求水平代入价格模型后显示:需求水平下降使1999/2000年对价格的初期影响减少1美分,2000/2001年对价格的初期影响减少2美分。 毫无疑问,价格上扬会使不发放补贴国家的棉花增产,但并没有评估这种影响的标准。在棉花价位相对较高的情况下(高于72.5美分的长期平均价),不发放补贴国家的棉花种植面积在1998/1999年度增加到2200万公顷,但在1999/2000年则降至2070万公顷。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