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一年半成交近250元
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综合部经理丁好武在2001年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介绍,从1999年10月试运行至今,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以下简称为交易市场)棉花交易总量累计达210多万吨,约占同期我国棉花需求总量的近30%,累计成交额近250亿元。
交易市场试运行一年半以来,以国家储备棉和商品棉竞卖交易方式为主,组织连续交易活动,完成了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任务,对全国棉花价格产生了很大影响,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果。试运行期间的工作呈现出几个特点: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反映了市场需求,实现了市场决定价格的目标;形成一
批新型棉花代理商;开创了我国储备物资由计划分配向市场调节的先例,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载体。
丁好武介绍,交易市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完善商品棉交易程序和规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积极组织商品棉交易。为此将采取以下措施:制定商品棉交易程序和办法,特别是完善商品棉交易质量纠纷处罚程序和办法,充分发挥棉花检验中介机构在商品棉质量纠纷处理中的作用;完善交易市场棉花配送系统,充分发挥交易市场各地工作站代理商品
棉交收的作用,降低买方交易成本,节约交易费用;依靠各地工作站和广大会员单位,积极组织商品棉资源到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交易,同时与重点产棉县联系,直接组织一部分信誉好、质量有保证的棉花用于市场交易;实现银行与企业的协作。
二、推进棉花网上交易和电子商务。交易市场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了中国棉花信息网;自主开发了在国际互联网上收看棉花交易实时行情的软件;开发出异地同步交易软件,在工作站的会员和客户能够直接进入交易市场棉花交易系统,实现异地同步交易。在已经拥有棉花电子商务交易的雏形基础上,交易市场将进
一步完善远程身份认证系统、网上结算系统、棉花配送和代理交收系统等,构建网上交易平台,逐步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棉花电子商务。
三、适时推出协商交易和定仓交易,同时为从事棉花期货交易作准备。交易市场正在开发基于中国棉花信息网基础上的协商交易软件,并在适时推出棉花协商交易方式。同时在完善商品棉交易基础上,适时推出中远期现货合约交易,进而推出定仓交易。
棉花是国际市场上较为成熟的大宗期货交易品种。作为现阶段组织棉花现货交易的交易市场,已初步具备了开展棉花期货交易的基础,目前正在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在组织棉花现货交易的基础上,开展棉花期货交易。
四、争取成为国家重要物资交易中心。交易市场先后成功组织了国家储备糖和储备橡胶的交易,表明交易市场的交易系统和管理办法具有通用性,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载体。
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办成国际性棉花交易市场。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国际性棉花公司将逐步参与我国棉花的生产和流通,我国棉花也将逐步与国际棉花接轨,实现棉花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正常流动。因此,全国棉花交易市场逐步建成国际性的棉花交易市场,在发布国际棉花价格,引导中国棉花生产、流通和消费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