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含杂质难逃光电眼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1-6-5
一包包、一蓬蓬的棉花,纺织女工许阿姨凭自己的眼力分拣了16年,如今她可以松一口气了。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专家新近研制出一种“光电眼”,能够自动检测并清除棉花中的杂物。 “可别小看棉花中夹杂的这些布片、丙纶薄膜乃至头发丝,”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王教授告诉记者,“一旦混进布里,就是几百米长的疵点,整匹布都变成了次品。”在业内,这道分拣程序被称为“开清棉”,对产品质量乃至我国纺织业的出口至关重要。 在上棉九厂,记者见到了试运行中的“光电眼”。只见它身型高大,四周环绕着金属的输送通道。一蓬蓬被打松的棉花源源不断地被送进入口,一旦发现其中有任何异物,“光电眼”立刻“不留情面”地将它驱逐出局,送至专门的杂质箱。 现场科研人员告诉记者,即使小到只有1-2平方厘米的杂质,“光电眼”也能敏锐 地将其发现,称得上是真正的“吹毛求疵”。不仅如此, 它的检测速度达每小时400千克棉花,相当于3个女工8小时的工作量。 据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王汝笠研究员介绍,“光电眼”的全名是光电子棉花异性纤维自动检测、清除系统,其核心是机器视觉和智能加工技术。4096个传感器在一定光照下可分辨棉花与异物。加上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为传统纺织业提高了高科技“含金量 ”。目前这项成果已获得国家专利,并由上海奥达光电子科技公司生产。专家表示,今后毛料、农作物种子和汽车发动机的检测也将用上这种“光电眼”。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