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将重拳打击“黑心棉”
日前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了解到,针对目前制售伪劣絮棉制品日益泛滥的现状,国家质检总局将会同各地质检部门加强监督力度,出重拳予以打击。 絮棉制品一般是指以棉纤维做填充物的半制成品,如棉衣、被褥、棉胎等,是老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然而,就是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絮棉制品,被一些制假分子盯上,当成了聚敛非法财富的手段,这些伪劣絮棉制品被人们愤怒地称为“黑心棉”。 国家质检部门所属的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各地“黑心棉”制品的填充物形形色色,大体上包括工业废料、废旧棉絮、生活垃圾、医用废弃物四类。“黑心棉”大多沾染油污,有的受过严重的工业污染,有的是医院使用过的废弃棉、纱布、绷带,更有甚者,一些制假分子用轧碎的可乐瓶、瓜子壳冒充棉花。这些“黑心棉”制品由于未经任何消毒,含菌量极高,接触后会刺激人体皮肤,诱发哮喘、呼吸道疾病,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据了解,自从去年全国打假联合行动开始以来,各地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屡屡发现大量“黑心棉”制品。随着打假联合行动的不断深入,制售“黑心棉”活动爆发突然、手段隐蔽等特点逐渐暴露出来,国家质检总局会同各地质检部门密切跟踪,认真分析,及时开展了打击“黑心棉”的专项斗争。 据介绍,根据部署,绝大部分省、市、区的质检部门及其所属的专业纤检机构开展了对絮棉制品制售企业的拉网式检查,一些地方还开展了对大专院校学生公寓的床上用品、宾馆饭店的服务用絮棉制品、医院的医用棉制品的专项检查。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发动群众和与有关部门联合行动等方式,各地先后收缴和销毁了一大批伪劣絮棉制品,查获了一批典型案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专业纤检机构共对1961家絮棉制品制售企业或特殊用户的1398.67吨絮棉制品原料和29.78万件(套)絮棉制品进行了检查,办理了688件 絮棉制品质量违法案件,拆除、销毁造假设备176台(套),端掉制假窝点199个。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