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国际棉花贸易中棉花品质的标准是什么?
棉花是国际贸易中大宗交易的农产品之一。世界上各产棉国棉花品质各有差异,都有各自的棉花标准。不同用棉国由于纺织工业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的不同,对进口棉花的品质要求也有所不同。那么,判定国际棉花贸易中棉花品质的标准是什么? 据业内人士介绍,国际棉花贸易中主要有3种标准,即美国农业部的“通用标准”、小样标准和美国农业部的“绿卡”标准。按照“通用标准”,棉花的等级和颜色都以美国农业部每年6月修定的标准样为贸易中的品质标准,由于该标准已经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因此该标准即称为“美棉标准”,又被称为国际通用标准。 小样标准是以卖方提供的小样作为品质标准,一般情况下,小样仅代表等级,而长度、细度、强力等需单独注明。“绿卡标准”实际上是以国际通用标准为依据,但品质以美国农业部原始检验的等级、强力、细度、长度结果作为最终结算的依据。由于“绿卡”棉在品质上更有保障,一般要比同等级棉花加一些涨价,且买方不得对“绿卡”棉的品质提出索赔。 在3种标准中,国际通用标准对我国的棉花进口影响最大。国际通用标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颜色,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棉花按颜色由高到低分为白棉、淡点污棉、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淡灰棉和灰棉7个颜色等级。 等级,在白棉中,棉花又被分为7个等级,基本上与我国标准中的1~7级棉花相对应。 含杂,国际通用标准将含杂作为划分等级的组成因素之一。7个含杂等级,对应1~7个等级的棉花。 马克隆值,国际通用标准将代表棉花成熟度的马克隆值单列,独立于等级之外从价计算,超过正常马克隆值的将会有价格折扣。我国的棉花标准还是将棉花的成熟度作为等级的标准之一,同国际通用标准有所不同。 强力,根据国际通用标准,棉花的强力从价计算,国际棉花贸易中超过或低于国际通用标准确定的强力范围,将会有价格上的涨价或折扣。我国的棉花标准对强力没有明确要求,应该说明的是,由于我国是棉花主产国,进口量相对不大,所以,我国进口棉花主要是国际通用标准中的高等级的棉花。“绿卡”棉由于品质最好、价格较高,更由于我国整体上的纺织工艺水平所限,即使用“绿卡”棉也难以纺出更多高档次的产品;而现有高档次产品所需的高品质的棉花,我国足以自给。至于小样标准,主要是部分国家的特殊需求。另外,作为世界重要产棉区的西非(包括埃及)的棉花,由于其品质相对独特,呈淡黄色,如果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或“绿卡”标准,一般会造成实际价值的降低,所以,西非的棉花在国际贸易中主要以小样标准作为判定其品质的标准依据。 从3种标准中不难看出,美国的棉花标准在国际棉花贸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仅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产棉国之一,更重要的是,美国一向重视利用标准促进本国棉花进入国际市场,被称为“美棉标准”的国际通用标准可追溯到1907年,是由美国国会授权美国农业部制定的。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