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荷科学家联手测定棉铃虫病毒全序列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1-5-21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新近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经过1年多的合作,完成了中国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全序列测定。 这是世界上报道的首例单核衣壳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全序列,不仅对杆状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分子进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为研究新一代重组病毒杀虫剂提供了条件。 据介绍,单核衣壳核型多角体病毒是棉铃虫特异性病原病毒,最早由武汉病毒所分离,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被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并于1993年被登记注册为我国的第一个病毒杀虫剂,目前年产200至400吨,年应用面积达200万亩次,在世界上具有较大的影响。 但单核衣壳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一直因杀虫速度相对化学药物慢而推广难。课题负责人胡志红研究员说:“如果清除它的遗传背景,删除影响其杀虫速度的基因,加上一些具有杀虫性能的基因,就可以改变这一状况。而此次全序列测定,使遗传改良棉铃虫病毒杀虫剂成为可能。” 两国科研人员通过深入研究,还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单核衣壳核型多角体病毒有135个基因,其中110个为杆状病毒的同源基因,20个为特有基因。利用武汉病毒所首创的“基因对比排列图”方法, 能揭示出杆状病毒基因组排列的共同特征。 目前,有关科研人员正全面对这一病毒的功能基因组学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的研究。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