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区掀起第三次生产技术革命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1-4-12
今年,迅速崛起的我国最大产棉区新疆又一次掀起新的生产技术革命,随着高密度种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规模居全国之首的高产连片棉田将出现在天山南北。 通过“矮密早”地膜种植和宽膜覆盖两项技术的推广,短短10余年间,新疆一跃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产棉区,棉花总产、单产、人均占有量及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两项标志性生产技术的推广被视为新疆棉区的两次“革命”,具有悠久植棉历史的新疆由此进入棉花高速增长时期。据介绍,“矮密早”技术使新疆棉花平均单产一举提高到73公斤,宽膜覆盖技术又使新疆棉花再上台阶,平均单产达到100公斤,领先于全国其它棉区。在农民人均收入中,植棉所得超过1/3 。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新疆在努力提高棉花品质的同时,继续总结推广较为成熟的棉花高产栽培模式。今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提出,在过去的基础上,推广100万亩高密度栽培棉田,力争将棉花单产提高到150公斤,此举被视为新疆棉区生产技术的“第三次革命”。对此,新疆各产棉区表现出极大 的热情,截至目前,已落实的高密度栽培棉田达180万亩。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加和农民种植水平的提高,新疆已有18个县的240万亩棉田单产达到120公斤以上,并不断涌现出单产150公斤以上的高产典型。人多地少的和田地区策勒县采用高密度栽培方法,连续3年棉花平均单产达到200公斤。 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厅了解到,采用高密度栽培技术后,棉花亩均株数将增加一半以上。据测算,采用这项技术,棉农亩均可增收375元,生产成本明显降低。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