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琚湾镇狠抓科技兴棉
湖北农科院抗病棉种晓康和科抗6号抗虫棉种是枣阳市今年的首推品种,它即抗病又抗虫,桃大高产,上桃集中,吐絮畅,衣分高……。2月18日上午湖北省枣阳市琚湾镇成人学校里,镇农技站农艺师毛吉成正在津津乐道地传授着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他说"昔日种田靠力气,今朝种田靠科技。 讲者讲得头头是道,听者聚精会神,好一幅科技兴棉的"争春图"。知情的人们知道,这仅仅是琚湾镇棉花秤万幅"长卷"中的一个"画面"。 琚湾镇现有耕地8.72万亩,其中棉花面积2万亩。棉花历来是该镇农业经济的支柱,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几年农业结构的调整,棉花面积由原来的3万亩调为2万亩,光靠力气是不行了,必须靠科技的发展赢得单产,提高棉花产量。在具体上就是"八个技术突破"。一是在科技知识的培训上抓突破。每年利用成人学校这块阵地对棉农进行3至5期的技术培训,举办电视讲座,印发棉花技术资料,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传技术,受关键。二是在良种的推广使用上抓突破。我们今年推广适应我们地区的抗病棉种晓康和科抗6号抗虫新品种。通过精心种植,单产可达90至100公斤。三是在科学配方施肥上抓突破。改重氮轻磷钾为氮磷配合轻钾,配合使用专用微肥。四是在全程化调化控上抓突破。做到苗床期微控,6至8片真叶时轻控,14至16片真叶时中控,抽花期再控。打顶前重控。通过化调化控,增加铃数,提高单产。五是在合理密植上抓突破。保证河畈地每亩棉株2800-3000株,早茬棉和岗地棉3000至3500株,说茬棉不得少于4000株。六是在病虫防治上抓突破。农技部门,棉花部门通过电视转播等多种形式,及时准确地发布病虫情报。全镇统一供药,统一时间,分户防治。七是在种植模式上抓突破。今年全镇双膜棉面积1万余亩。八是在棉花收采上抓突破。棉花收采时搞好"四分",严禁掺杂使假。做到优棉优收,好次分开;优棉优价,次棉次价。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