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杂交棉制种向产业化发展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1-2-20
转基因“三系”杂交棉选育及高产配套技术近日在浙江省获得重大突破,并通过了验收。这是继中国水稻和油菜的杂种优势利用后,我国棉花生产技术在国际上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 种植杂交棉已成为提高棉花单产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世界上棉花杂种种子的制种手段主要采用 技术落后的“人工去雄授粉法”。1988 年开始,以浙江大学王学德副教授为首的科研人员对此进行联合攻关。他们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首次育成了一个对不育系具有强恢复力的恢复系———“浙大强恢”,并成功地筛选出了一个强优组合“浙杂166”。试验表明,“三系法”杂交棉的繁殖和制种产量已连续两年稳定在每亩75公斤至100公斤之间,基本达到生产上的要求。“浙杂166”连续两年累计种植了150多亩,皮棉产量比常规杂种棉平均增产10%以上。 中国现有棉花总面积约5800万亩。有关专家认为,如果每年种植“三系”杂交棉1000万亩,需用种量约500万公斤。这样,此项技术每年除制种获利2.5亿元外,还可由皮棉增产获利50亿元。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