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棉花市场规范没商量


来源:中国棉花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0-12-20  

    12月13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出关于开展棉花打假专项行动的紧急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棉花打假专项行动;12月10日,河南省棉花打假专项斗争不断深入,又查出7起棉花掺杂使假案件;12月7日,四川省眉山特大非法棉花市场被取缔……棉花收购中的严重掺杂使假,一时间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出于对棉花市场的关注,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有关人士。据介绍:截止11月10日,全国供销社系统累计收购新棉3553万担,同比增加474万担。今年全国各地棉花收购点汇总的信息显示,我国自育的棉花良种,其种植面积已从80年代初的8.8%上升至今年的90%以上,单产从平均每公顷805千克,达到每公顷900千克。统计表明,最高单产、总产以及播种面积三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但从全国棉花收购、加工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棉区供销社每担棉花的平均收购价为480元,但地方小纱厂和个体棉贩收购价格定在每担500-550元,有的地方甚至超过600元,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小纱厂和小贩们抬高棉价,主要靠掺杂使假来消化,更可怕的是个体、私营加工点往往与一些基层供销合作社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纺织企业和农民的利益。     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开展棉花打假专项行动。通知要求采取坚决有力措施,整顿棉花流通秩序。抓源头,对所有棉花交易市场进行全面清理,取缔非法棉花交易市场,严格禁止废旧棉花进入棉花市场;抓私商棉贩,坚决禁止私商棉贩收购、加工棉花,严禁无标识或虚假标识棉花进入市场。对私商棉贩现存的棉花,没有掺假的由供销合作社按收购价收购,掺假的棉花和用于制假的设备予以没收销毁。抓全面整顿,重点检查其自身有无掺杂使假行为,是否有私商棉贩挂靠本企业,是否向供销合作社以外人员发放经销棉花的聘书和类似的证明、许可证,有无为私商棉贩经营棉花开具增值税发票和使用本企业标识等。如有上述行为,一经查实,要视情节对企业负责人从严给予处分和对企业进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严惩;抓质量关,加强对进厂棉花的质量检验,发现质量问题,除按规定退货、索赔外,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凡内外勾结采购掺假棉花的,一经发现,要对当事人严肃处理。严格按照废棉的销售渠道定向销售废棉,禁止废棉进入棉花加工企业和棉花市场。       其实,棉花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棉市紧张,也早已引起了棉纺织企业的高度警觉。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运行受到纺织全行业、甚至国外同行的关注,交易市场成交价格对整个国内棉花价格起着极大的影响,场外交易也比照场内价格进行。行业主管部门认为,过高的成交价格,将导致国内纺织企业成本上升。国内纺织企业刚刚扭亏为盈的局面有可能逆转。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有关人士就此指出,目前棉花市场的紧张,并不意味着国家整体棉花资源缺失,只是今年用棉量和当年的棉花消费量之间有缺口。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常务副主任王金山认为,近一段时期以来,在某些棉花产区出现的掺杂使假歪风,严重破坏了棉花资源,扰乱了正常的棉花市场秩序。供销社是棉花经营和流通的主体,不仅关系到纺织企业的效益和农民的利益,也关系到供销社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他强调,供销合作社企业在商品经营过程中,要把开展品牌战略作为维护供销合作社形象的重要工程来抓。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作为促进供销合作社发展的重要途径。      进入WTO日益临近,棉花市场要国际化。面对这样的局面,只有规范好国内市场才能抓住机遇。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