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Page 1
量调效果不明显,棉价继续攀升
上周( 10.24-27),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继续加大国库棉、出疆棉投放量,在部分低价位成交的进口棉牵制下,平均成交价在前两周上涨26元/吨的基础上,上周平均成交价维持了前周的水平。上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共投放7.27万吨(145万担)国库和出疆棉,比前一交易周增加2.7万吨,增幅59.7%;平均成交价11700元/吨,与前一交易周基本持平,最高成交价达每吨12750元,比前一交易周最高成交价上升200元左右;棉花公验平均等级3.75级,比上周提高了0.04级。上周棉花交易综合情况如下:
上周棉花交易综合统计表
日期 |
成交量 |
成交金额 |
平均价 |
最高价 |
最低价 |
平均等级 |
10 月24日 |
18508 |
21640 |
11692 |
12600 |
10650 |
3.72 |
10 月25日 |
15014 |
17683 |
11778 |
12150 |
11450 |
3.53 |
10 月26日 |
20929 |
24530 |
11721 |
12700 |
10600 |
3.82 |
10 月27日 |
18247 |
21189 |
11612 |
12750 |
10500 |
3.90 |
合 计 |
72698 |
85041 |
11700 |
12750 |
10550 |
3.75 |
按投交地成交情况统计表
地区 |
投放量 |
比重% |
成交金额 |
平均价 |
最高价 |
最低价 |
平均等级 |
上海 |
6678 |
9.2 |
7134 |
10683 |
11100 |
10550 |
4.66 |
河北 |
11570 |
15.9 |
13368 |
11553 |
11900 |
10600 |
4.02 |
江苏 |
9331 |
12.8 |
11015 |
11805 |
12550 |
11600 |
3.20 |
山东 |
7048 |
9.7 |
7875 |
11173 |
11650 |
10650 |
4.27 |
河南 |
4651 |
6.4 |
5402 |
11615 |
11800 |
11350 |
4.67 |
湖北 |
9846 |
13.5 |
12140 |
12330 |
12750 |
11950 |
3.25 |
浙江 |
5585 |
7.7 |
6465 |
11576 |
11750 |
11450 |
3.79 |
四川 |
5532 |
7.6 |
6673 |
12062 |
12150 |
11950 |
3.44 |
山西 |
251 |
0.3 |
298 |
11883 |
11900 |
11850 |
3.38 |
安徽 |
3991 |
5.5 |
4774 |
11961 |
12150 |
11800 |
3.66 |
江西 |
2179 |
3.0 |
2692 |
12356 |
12700 |
12200 |
2.80 |
陕西 |
6037 |
8.3 |
7205 |
11935 |
12200 |
11700 |
3.28 |
合计 |
72698 |
100 |
85041 |
11700 |
12750 |
10550 |
3.75 |
上周棉花交易的主要特点:
1 、棉花投放量不断增大,日平均投放量接近2万吨。为平抑棉价,降低纺织生产原料成本,上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继续加大棉花投放量,日平均投放达1.82万吨,比前一交易周日均增投6795吨,是棉交市场投交较大的一周,除周三为1.5万吨外,其余三天均在1.8万吨以上,其中周四达到2.09万吨。
2 、进口棉棉价比较稳定,地方棉成交价格继续攀升。上周共投放美棉、苏丹等进口棉2.52万吨,占上周总投放量的31.1%,由于其等级低,公验平均等级4.14级,加之含糖量高,成交价稳定且相对偏低,与棉交市场开卖以来的同类棉花棉价相比变异不大,上周进口棉平均成交价每吨仅为11152元,成交价幅度在10550-11700之间。同期地方棉(含新疆棉)投放5.01万吨,占68.9%,棉花公验等级3.58级,平均成交价每吨为11944元,最高成交价达12750元,比前两周最高价高出200-250元左右。若不是占三分之一的进口棉的低价位棉价牵制,上周棉交市场棉花综合平均成交价不可能持平于前一交易周。
3 、周四、周五平均成交价略有回落。上周四、周五平均成交价分别为11721元和11612元,比周三平均每吨下降57元和109元。其下降主要原因与进口棉和进口棉投放仓储地有关。周四、周五投放进口棉1.03万吨,占该两天总投放量的26.3%,投交地主要在上海、山东、河北等地,其成交价一般仅在10550-11650元的较低价位,使这两天平均价略有下降。而周二(25日)投放进口棉8982吨,占当天总投放量的59.8%,却没影响平均价的下降,其原因是当天进口棉的主要投放地是今年缺棉大户江苏和浙江,其进口棉均在11450-11700元成交,明显高出其他产棉省同类棉价300-700元。
4 、高等级棉需求大,2-3级棉全部在12000元以上成交。河南、河北、山东上周棉花公验等级大多为四级以上,等级较低,导致成交价普遍偏低,与高等级棉相比,等级差价拉大到300元左右。湖北、四川、安徽、江西等地的地方棉花公验等级大多为2-3级,成交价普遍超过12000元,平均成交价明显高于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上周湖北、四川、安徽、江西地方棉平均等级为3.25、3.44、3.66、2.80级,平均成交价分别为12330元、12062元、11961元和12356元。陕西棉花平均等级3.28级,平均成交价11935元,也接近12000元/吨。
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棉花投放量的目的,一是为满足纺织企业生产需求,做好新棉还未正常上市前的棉花供应。二是加大投放量,调控连续上涨的新棉收购价,同时将棉交市场的棉花平均成交价调控到每吨 11000元左右。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没达到预期效果,分析原因主要有:一是大多企业分析当年资源缺口比预计要大。二是由于播种面积减少和近期长江中下游连绵阴雨天气和部分产棉省的虫害,预计棉花产量不容乐观。三是今年棉农惜售,棉花收购工作比较困难,市场流通量将可能减少。四是减少了棉花出口量,国际棉价有所上升,耽心国际棉价反过来带动国内棉价上涨。上周国际棉花平均价A指数为61.07美分/磅,比前一交易周又上涨0.05美分。同时,美国纽约棉花交易市场11月1日资料显示远期期货比近期期货收盘价格上涨,如12月期货价格为62.57美分/磅,而2001年7月的收盘价格为66.12美分,上涨3.55美分。五是普遍看好加入WTO 后的纺织品市场。
综上种种,笔者认为目前的棉花、化纤、新棉收购以及纺织品价格都处在一个相持阶段,一方面国家要采取一切措施要把棉价压下来,确保纺织企业由解困脱困向良性运行延伸。另一方面棉农继续惜售,希望再能卖个好价钱。同时纺织品购货商也处在等待观望,等待棉花形势明朗。何时能解开疆局,还要看国家采取的措施和纺织品市场的变化。 |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