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今年我国棉价会不会大幅下跌?
编者按:目前业内对国内外棉花市场将于下半年小幅走高,基本已形成其识,但此篇文章结论却令人意外,不过,细细读来,也颇受启发。故再此转发,希望能对业者更加准确的判断未来国内棉花市场走势,有所脾益。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棉花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棉农、棉花购销企业将彻底摆脱“统购价、定销价、统市场”旧体制的束缚。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棉花产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今年我国棉价将出现大幅度下跌的态势。 湖北省价格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该省钟祥市1998年棉花平均收购价每 50公斤为577元,1999年平均收购价每50公斤为380元,2000 年平均收购每50公斤达530元,农民收益亩平达602.03元,创历史新 高;2001年,亩产皮棉为72.5公斤,平均收购价暴跌至每50公斤37 0元,亩平减税纯收益仅为185.04元。几年来种棉收入差异之大,价格涨 跌幅度之大,为十几年所罕见。 对棉花购销企业而言,购销形势更不容乐观。1998年,钟祥市棉花总公 司共收购皮棉10.68万担,仅销售3.8万担;1999年,共收购皮棉 8.75万担,销售13.66万担;2000年,共收购皮棉5.56万担, 销售4.58万担,2001年,共收购皮棉14.6万担,仅销售1.83万 担,销量为历史最低。自2001年上半年以来,棉价一路下滑,目前市场销价 仅在每50公斤420元左右,不仅低于钟祥市棉花库存均价,如果再加上贮 存,利息等费用,低于成本近百元,棉花企业陷入了“卖棉难”窘境。 从今年起,我国开始实行棉麻进口比例关税管理,到2004年进入中国市 场的棉花准入量将明显增加。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入世带来的最大冲击就是国内 市场与国际市场彻底接轨,棉花进口配额与以往实际棉花进口量相比有大幅增 加,大量进口棉花在基本无关税阻挡的情况下进入国内市场,必然打破国内市场 的供需平衡,本国棉花将面临日趋激烈的价格竞争。同时,外商又可直接到国内 经营棉花,他们挟资金、技术的强大优势,极大地增加了国产棉花的出口难度, 必将会对我国棉花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业内人士建议尽快建立起高产、高效的棉花生产基地,实现区域化生产,扩 大良种生产,优化种植结构,加大棉花种植的科技含量,提高棉花单产和品质, 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目前棉花价格因缺乏国内国际市场供求 关系及其价格的准确预测,影响棉花企业的正常经营,应尽快建立起高效、科 学、准确的棉花价格信息网络。积极培育和发展棉花产业合作组织,发展棉花产 业化,以提高棉花经济整体效益,增强农民、棉花经营企业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 能力,真正达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此外,还应进一步拓宽收购渠道。只要经过法定程序认定的企业,都可以通 过租赁、委托加工等各种形式和棉花加工企业合作,形成棉花收购市场的多元 化。通过竞争,进一步提高棉花收购质量,进而保护农民收益。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