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厅:2002年山东棉花产销形势预测分析
一、棉花产销及价格形势分析 总的看,2002/2003棉花年度(2002年9月1日-2003年8月31日)国内外棉花资源还是供大于求的形势,价格虽可能比上年度有所上升,但幅度不会太大。 国际上:最近预测2001/2002棉花年度(2001年9月1日至2002年8月31日)棉花产量为2090万吨(美国437万吨),比2000/2001年度增164万吨,增8.15%;棉花消费1990万吨,期末库存(不包括中国)690万吨,世界棉花库存量对用棉量的比例为46.5%。2002/2003棉花年度初步预测为减产108.8-151.24万吨,消费量可能超过产量43.5万吨。但棉花产量要看北半球棉花播种前的棉花价格变化,消费要看国际经济复苏情况。棉花价格可能为A指数平均49美分/镑(相当于到岸价8968元/吨人民币),比2001/2002年度上扬6.5%。 国内:2001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为7200万亩,比上年增加1140万亩,增14.1%;总产532万吨,增83万吨,比上年增加20.4%;单产每亩增0.94公斤,达到73.89公斤。预计全年棉花收购475万吨(到2001年12月底,全国供销棉花系统收购皮棉297.25万吨),加上年度库存215万吨,预计进口50万吨,总资源740万吨。棉花需求:纺织用棉450万吨,絮棉及军用35万吨,出口5万吨,合计490万吨。供应量除去用棉量,预计年度末库存量为250万吨。2002年预计全国棉花种植面积比2001年减少20%左右,在5500-6000万亩,预计总产385-420万吨,收购350万吨左右,加上年度库存250万吨,国内资源600万吨左右;如果按进口60万吨计算,总资源660万吨。需求方面:预计纺织用棉460万吨,军用及絮棉40万吨,出口10万吨,合计消费510万吨。期末库存仍达150万吨左右。棉花价格受国际棉价的影响,预计会有小幅上升。 山东省:2001年棉花面积1103万亩,总产量78.1万吨,预计收购量60万吨左右(2001年12月底供销棉花系统收购37.35万吨)。全省纺织用棉83万吨。2002年棉花播种面积预计800-1000万亩,总产60-75万吨,纺织用棉85万吨左右。 二、生产对策 根据产销形势、我省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入世的新清况,今年棉花生产总的指导思想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发挥区域优势。 1、 认真搞好调研,合理安排棉花面积。在棉花播种前要及时分析掌握国内外棉花产销形势、价格走势等,给棉农当好参谋。在棉花面积安排上,有植棉优势的地区要安排好棉花生产,没有植棉优势的分散、零星和低产棉区要压缩种植。发展植棉大县、大乡、大村、大户,使棉田向植棉能手中转移,实现棉花的规模化生产。 2、 搞好品种的合理布局,提高原棉质量。实现不同棉花品种的区域化种植,努力提高原棉品质和批量原棉纤维品质的一致性,同时,根据市场需要搞好特用、专用棉花品种的开发生产,满足纺织企业需要。要从选用优质的棉花品种开始,注意在生产和加工环节保持和不断提高原棉质量。要教育棉农摘拾棉花实行四分(分摘、分存、分晒、分售),用白棉布包包装交售棉花,坚决杜绝三丝(化纤丝、毛发、色织物丝)。 3、 大力推广植棉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植棉效益。扩大地膜棉、营养钵棉和杂交抗虫棉应用面积;实行病虫害综合防治,推广化学调控、节水灌溉、平衡施肥等行之有效的植棉技术;发展棉田高效立体种植,提高棉田综合效益,千方百计增加棉农的植棉收入。 4、 搞好物资供应,抓好市场管理。做好生产资料的储备调运工作,保证生产供应;杜绝假、冒、伪、劣生产资料进入市场,使广大棉农用上放心化肥、放心农地膜和棉种。同时,要动员广大棉农到国营或信誉高的经营单位购买所需物资,尤其棉种,千万不要买流动摊贩的种子,以免耽误农时和影响收入。 5、 积极探索棉花和棉种产业化经营的路子。联合纺织等有关部门在棉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千家万户实行标准化生产,进入流通大市场。特别是优质棉基地县要搞好优质棉开发和棉种的繁育、收购、加工,实现优质棉和棉种的产业化生产。 6、 搞好入世研究,分析入世后当地棉花生产的优劣势,提出今后发展的规划建议。 (山东省农业厅种植业专家咨询组)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