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供大于求格局难以改变 今年国际棉价大幅回升的可能性很小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2-2-21  

  专家认为,我国棉花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难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变,管理部门已明确表示要利用包括储备棉政策在内的一切手段,加强市场调控,以减少棉花进口。因此,外棉在至少一年内难以直接涌入中国市场,国际棉价大幅反弹的可能性很小。   今明两年中国棉花市场难以改变供大于求的格局,国际棉价因缺乏中国大量 进口的推动而回升空间有限。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2001年国内棉花总产 量比上年激增20%,达到了创纪录的532万吨,这使得2001/2002 年度国内棉花资源总量突破了800万吨,需求不旺则进一步加剧了供大于求的 矛盾。据统计,2001年11月全国纺纱生产仅比上年同期增长3.74%, 近两个月形势更加严峻。纺织企业利润水平下滑,资金短缺,不能保证合理配 棉。即使全球纺织品市场在短期内转暖,国内纺织企业对棉花的需求回升,受棉 花资源严重过剩和纺织品库存压力的影响,国内乃至全球棉花市场供大于求的局 面在短期内也不会根本好转。据专家测算,如果今年3-4月国内棉花种植面积 下降20%,产量回落到2000年440万吨-450万吨的水平,在国际市 场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国内棉花需求增加到525万吨,下年度将出现供求缺口 约85万吨,但这也只能使库存消费比下降到50%以下,仍远远高于30%的 合理水平。如果其他各产棉国生产同步下降,会导致国际棉价有一定幅度的上 涨,结果可能拉动中国棉花的出口。总之,供求决定棉价上涨空间有限,特别是 美国出口压力没有得到缓解,国际市场棉价就不可能大幅回升。    近两年,我国棉花产量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同时政府将严格奉行减少外 棉进口的调控政策。据供销社棉麻局在国内调研,今年主产棉省的面积可能减少 15%左右,新疆准备减少约14万公顷,但要求产量不减少。这样,总产量仍 有470万吨左右。有关管理部门已经明确提出:今年棉花市场的宏观调控目标 是保持国内与国际棉价接轨,保持棉价基本稳定,尽量减少棉花进口,减轻国外 棉花冲击,稳定棉花收购价格。   华棉储备管理中心主任雷香菊介绍说,尽管目前具体政策还没有出台,但大 方向是按低于当前市场价格入库,并以高等级棉为主。本年度,我国高等级新棉 产量约200万吨,而国内用量在110万吨-120万吨,收储一部分高等级 棉对市场不会产生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收储计划将改变过去定多少收多 少的做法,弹性操作。如果因为收储使市场价格上扬,远高于收储目标价格,就 会立即停止,目的是要使国内棉价低于国际棉价,以减少进口。同时,还可能抛 售1998年以前的储备棉,具体时间将取决于市场价位和需求。投放储备棉的 起价原则是略低于按A指数计算的到岸价,而且不会是一个起价。因此,外棉进 不来(一般贸易),国棉出不去的局面还会持续一年多的时间。   专家预测,今后两年国际市场棉花价格会涨一些,幅度不会大,应该可以超 过45美分/磅。2002年度将是过渡的一年,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逐步接 轨。国棉与外棉的竞争,将从2003年度以后真正开始。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