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国将加强和改进对棉花市场的宏观调控
近日结束的“WTO与中国棉花流通”高级论坛上传出消息,面对棉花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以及入世外棉进口的压力,今年国家将在加强和改进对棉花市场的宏观调控方面有大动作。 面对新的棉花生产和市场形势,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则是要兼顾棉农和纺织企 业的利益,综合运用进出口及储备等宏观调控手段,调节棉花供求关系和价格水 平,稳定国内棉花市场。国家体改办市场流通体制司宋葛龙处长介绍,针对现行 棉花调控决策需要多部门反复协调,时间拖得过长,而实施过程中协同性又不 够、保密性差,由此引起调控滞后甚至失效等问题,建议由国家计委会同国家经 贸委、财政部、外经贸部等有关部门,密切跟踪国内外棉花市场情况,及时研究 提出储备、进出口调控计划及相关政策,经国务院批准后,适时组织调控。为保 证市场调控及时、有效,可将目前棉花进出口及储备调控的事前审批制度逐步改 为事后备案制度。同时加快棉花进出口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棉花进出口贸易管 理制度及关税配额管理制度;逐步放宽棉花进出口经营限制,赋予具备条件的纺 织企业、棉花经营企业、外贸流通企业等各类企业进出口经营权。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棉花进出口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我国 棉花产业将面对国外棉花特别是高补贴的美国棉花和外国公司的激烈竟争。今年 国家将充分利用储备棉政策来调节市场供求,抑制进口。据华棉储备管理中心主 任雷香菊估计,今年的收储方案会考虑到目前的市场供求状况,特别是要控制外 棉进口,棉花收购价格肯定要比目前低,此外还会有一些优惠政策,如铁路运费 等。同时抛售1998年度以前储备棉的政策已经获得批准,具体时间取决于市 场价位和需求。今年棉花总量供大于求,收储也没有开始,因此要看市场的需要 ,如果市场价位上行,超出纺织企业承受能力,就会抛售。投放储备棉的起价原 则是略低于按A指数计算出来的到岸价,充分利用储备政策,使国内棉价低于国 际市场。 据介绍,今后只能储备高等级棉、优质棉,现有储备棉也要通过轮换而提高 品级。国家继续委托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对储备棉出入库实行强制性公证检验。按 照“国家利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采购和投放国家储备棉,对棉花供求和价格进行 调控”的规定,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将完善交易网络和交易规则,降低交易费用, 扩大会员范围特别是增加纺织企业会员,在继续充当储备棉调控载体的同时,增 加商品棉上市交易数量。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