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棉名列去年十大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案件榜首
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今日发布了2001年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十大案件。 这十大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案件包括:成都黑心棉、广州毒大米、(广西)梅花K假药、(陕西)“三汽”拼装车、(安徽)舒城地方封锁、南丹矿难、(重庆)武隆垮楼、(山西)得利非法传销、潮汕骗税案、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 据悉,这次发布的十大案件,是各有关部门在去年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发现的典型案例,具有涉及面广、案值巨大、危害严重、社会影响极坏等特点。 2001年元月,在成都市闹市区的一些商店,查处大批正在出售的棉被和棉制品。 这些外表上看起来不错的棉制品,填充的竟然是这种黑色的絮状物和烂棉,以及脏乱不堪的各色废料。苏伯乡朱霸村近几年陆陆续续的出现了不少进行棉花加工的作坊,这些作坊内更是污水横流,脏乱不堪。成包的原料随意堆放在路边,有服装厂、杂棉厂的下脚料、废旧棉纱,有宾馆、饭店弃置的废毛巾,还有来历不明的破烂衣裳,甚至还有一团团沾着血迹的医用绷带在散发着阵阵恶臭。 2001年的1月12日,中央领导做出批示,要依法严惩制假者。从此,全国就开始了打击黑心棉的行动。 2001年4月,四川成都召开打假动员大会,集中力量对黑心棉进行清查。7月,国家质监总局、国家纪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严厉打击将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等有毒、有害废旧物作为棉絮生产原料的搀杂、制假行为。 此后,质监部门频频摘除“黑心棉”。据不完全统计,共出动执法人员9万人次,检查絮棉制品246万套,检查絮棉原料1800多吨,查获黑心棉33万件,端掉黑心棉加工窝点300多个,立案查办案件1000多件,一批犯罪分子被绳之于法。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