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中国棉花流通市场分析”专题十三:我国棉花流通体制的发展历程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2-1-2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棉花流通体制经历了一个从建立到不断调整和渐进改革的过程。按其基本特征,可将我国棉花流通体制的发展历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至1953年度,棉花流通体制建立阶段。我国政府 在改造旧中国棉花贸易体制的基础上,形成了政府干预下的棉花自由贸易的流通 体制。   第二阶段:1954年度到1978年度,棉花的统购统销阶段。以195 4年9月14日政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棉花计划收购的命令》为标志,我国开始 了长达25年的高度集中的棉花统购统销体制。即:在收购方面,实行了国家计 划收购制度;在经营渠道方面,实行了供销合作社垄断经营;在销售方面,实行 严格的计划分配;在价格管理方面,实行国家计划统一定价;在资源配置管理权 限方面,明确棉花是国务院集中管理的一类商品。   第三阶段:1979年度到1991年度,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这一时 期,虽然提高了棉花购销价格,改进了棉花资源管理办法,在形式上对棉花统购 统销有所突破。但由于几经反复,到1991年度,在棉花收购、分配、调拨、 进出口、库存管理方面,继续实行严格指令性计划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棉花 流通体制仍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第四阶段:1992年度到1998年度,改革向纵深推进。1992年国 务院指出,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放开市场、放开经营、放开价格,建立 内外贸统一的高效畅通的棉花流通体制。1994年国务院重申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的新体制。19 96年国务院决定,改革棉花销售价格管理体制,由原来的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 导价,并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棉花交易会制度。1997年,国家又放宽 了棉花销售价格的上下浮动范围。1998年,彻底放开了棉花销售价格并将棉 花收购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在原来的全国棉花交易会的基础上建立 国家宏观调控的载体--全国棉花交易市场。   第五阶段:1999年开始至今,全面改革棉花流通体制。1998年底下 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 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棉花流通体制的基本框架:国家在管好 棉花储备、进出口和强化质量监督的前提下,放开棉花价格,拓宽棉花经营渠 道,转换棉花企业经营机制,降低流通费用,建立新型的产销关系。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