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流通市场分析”专题十一:需求不旺是困扰本年度棉花市场的首要问题
有关专家最近指出,发达国家需求减弱,市场持续低迷,使我国纺织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产销率下降,产成品库存增加,纺织企业购棉资金困难。需求不旺已经成为困绕2001/2002棉花年度国内棉花市场的首要问题。 受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下降,棉纱进口增加的影响,2001年我国纺织 工业生产增速减缓。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1年11月全国纺纱生产累计3 537万件(考虑11月份山东数据误差因素,应大约3450万件),比上年 同期的3320万件增长了3.74%,比上年全年增长速度17.38%下降 了13.64个百分点。其中除2月份因受春节影响和技术调整因素,增幅为1 5.63%以后逐月下降,到8月份,同比出现近两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减产 5.2%。 国内棉纱价格和产销率均下降,产成品库存增加。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 01年以来国内棉纺业产销率(价值量产销率)一直在93%-95%,同比下 降了4至5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2个月左右,比正常年份多一个半月。企业为 消化库存,大幅度降低棉纱销售价格。21支普梳纱由18500元/吨下降到 11000元/吨左右,降幅达40.5%;32支精梳纱由26000元/吨 降至19000元/吨左右,降幅26.9%;平均每吨降了7000-800 0元,大于棉花降价幅度。这致使国内纺织企业利润水平下滑,购棉资金短缺, 棉花库存下降,合理配棉得不到保证。一方面产品质量下降,另一方面又用高等 级棉花纺低支纱,浪费资源。华棉储备管理中心主任雷香菊认为,国有纺织企业 重新陷入亏损的困难局面,而且近两个月形势更加严峻,是本年度国内棉花市场 面临的最大问题。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2000年,我国纺织品出口折棉花312万 吨。其中进口纺织品折棉花115万吨,进出口相抵后,净出口197万吨,相 当于全国纺纱用棉量的42.64%。出口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是日本、香港、 美国、韩国和德国。自2001年2月份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对美、日出口增 幅回落较快,对香港出口继续下降。2001年1-10月,国有企业纺织品服 装出口234.2亿美元,同比下降7.4%;集体企业出口36.58亿美 元,同比增长33.33%;三资企业出口162.47美元,同比增长8.5 %。其中,对美出口52.96亿美元,同比增长3.6%,回落0.9个百分 点;对日出口114.51亿美元,同比增长5%,回落1.2个百分点;对香 港出口87.61亿美元,同比下降8.5%,降幅回落了0.8个百分点。2 001年1-11月,全国棉纱进口49.1万吨,同比增长17.5%;出口 22.3万吨,同比增长15.7%;净进口26.8万吨,折棉花28.9万 吨,相当于净进口580万担棉花。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