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流通市场分析”专题之一:短期内国内棉花市场的进口压力不大
记者从日前结束的“WTO与中国棉花流通”高级论坛上了解到,作为WTO的正式成员,2002年我国的棉花进口将实行关税配额管理,棉花进口配额为81.85万吨。就国内棉花市场而言,短期内的进口压力不大,最终将取决于国家对关税配额的调控。 今年我国的棉花进口配额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同时配额内的关税由原来 的3%降到1%,即每吨棉花的进口价格下降约200元。对此,中华全国供销 合作总社棉麻局局长史建伟指出,尽管这些措施使外棉更具竞争力,但承诺准入 不是保证,能不能进口取决于需求和价格。国内棉花市场的大门敞开后,一般贸 易进口量不大可能达到承诺的数量,特别是在目前国内棉价低于国际市场的时 候。 华棉储备管理中心主任雷香菊也指出,由于2001棉花年度国内棉花严重 供大于求,且新棉收购均价低,目前平均成本(含加工费,利息)在7600- 8200元左右。而同期国际市场中等级现货价格在43美分左右,美棉中等级 到岸报价在41-46美分,相当于到港含税价8750-9800元/吨,价 格上与国内棉比较没有竞争力。加上进口棉手续繁琐,在国内棉价低于或等于国 际棉价时,企业会优先使用国内棉花。因此对本年度后期(2002年1-8 月)的国内市场来说,实际进口压力并不大。但史建伟也特别提醒,棉花加工贸 易进口数量增加,如果不在配额内,就很可能使实际进口量超过配额,这同样意 味着国棉用量的减少。 有专家认为,今年棉花进口量是否增加,对关税配额的调控可能比目前的供 求状况更为重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说,从供给需求的状 况来看,今年的棉花进口不会增加,但这还要取决于对关税配额的调控。根据入 世协议今年将实行进口比例配额,即进口棉花配额的33%被分配给国有贸易企 业,67%被分配给非国有贸易企业。而且,在2002年8月份世贸组织检查 配额使用情况时,还要将未用的配额重新分配给其他企业。目前国内市场棉价下 滑,国际市场则出现反弹,但是我国棉花市场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际棉价的走 势。如果我国不增加实际的棉花进口,将直接影响到国际棉市,同时对国内棉价 形成新的压力。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