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采棉技术进入实用阶段
棉花机械采收历来被视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最大难点之一,经过5年研究试验,在我国最大的产棉区新疆,机采棉技术现已进入实用阶段,去年机采棉面积接近30万亩,而且正在不断扩大中。 我国植棉史长达2000多年,棉花采摘一直依靠人工,劳动强度和成本都 很高。早在1990年,我国即开始引进原苏联采棉机试验,但因种植模式及配 套设备跟不上,机采棉技术陷入停滞状态。自1996年起,在国家支持和鼓励 下,新疆再度开始进行采棉机械引进试验和科研开发。至去年,机械采棉的各项 技术基本成熟,正式开始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8个团场推广。 据专家介绍,机采棉技术是现代化植棉业中的一项高效综合技术运用的系统 工程,技术含量高,投入资金大,涉及化工、机械、农业、纺织等多学科领域。 针对新疆植棉特点,棉花生产技术领先全国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了农艺配套 技术、机械采棉技术、清理加工技术、脱叶催熟技术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试验研 究,以及采棉国产化研制及试验工作,为机采棉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基 础。 兵团农业局有关负责人指出,机采棉进入实用阶段的主要标志是:1、筛选 出适于新疆棉区机械采收的棉花新品种;2、摸索出了适于机采又符合新疆棉花 丰产栽培模式的种植措施,保证了机械效率和规模优势的发挥;3、筛选出适于 机采棉的脱叶剂类型、浓度和喷施时间;4、测定了机采棉的品级、品质试纺性 等;5、配合机采棉,机播、田管、药械等配套机械的研制、引进、改装同步进 行;6、制订了机采棉标准,目前作为企业标准已颁布实施。 应用结果表明,新疆棉区推广应用机采棉技术,基本实现了不减产、不降 级、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比较效益的目标。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