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棉花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但形势依然严峻
进入12月份以来,国内棉花市场在经历连续几个月的价格低迷之后,开始出现回暖迹象,棉花购销价格保持小幅回升势头。但从总体来看,由于纺织旺季即将结束,下游市场需求疲软,棉花销售市场形势依然严峻。 据中国价格信息中心监测,12月上旬,棉花主产省标准级锯齿棉实际平均 收购价格为336元。其中,收购价格最高的是新疆365元/担,最低的是河 南314元/担,其他省区的收购价格在327-353元/担之间。棉花主产 省标准级锯齿棉实际平均销售价格为7939元/吨,其中销售价格最高的是新 疆8833元/吨,最低的是湖北7233元吨,其他省棉花销售价格在770 0-8400元/吨之间。 近期国内棉花购销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纺织企业开始变等货上门为到产地采购。前期,几乎所有的纺织企业都 等货上门,而且棉花的品级、重量、价格都由纺织厂说了算。而目前不少纺织企 业已外出到产地看货,调查行情,了解动态,部分企业抱有储存棉花的意向。湖 北、四川、江西等省区的纺织企业到山东、河北棉区大批量集中采购新棉对棉花 价格的回升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是一些棉花企业停止送货,持货待售。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棉花以 低等级花为主,且绝大多数都是中后期收购的棉花,这些棉花由于收购成本相对 较低,按照目前的市场价位出售,企业尚可保本或微利经营。而等级高、加工 好、质量优的棉花被企业暂时留存手中,盼等出现好的价位后再出售。 三是国家入储的有关传闻给棉花企业一线希望。尽管还没有正式文件证实此 项措施的真伪,也不知道入储量有多大,但棉花企业和纺织企业都有增加或保有 合理库存的心理。 四是一些省政府的托市政策影响棉花价格的继续下调。据悉,江苏、湖北等 省为了维护省内棉农、棉花和棉纺织企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已经开始着手 出台政策托市,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棉花价格的下跌,对价格回升产生积极影 响。 尽管新棉购销价格出现小幅回升,但一些地区却有价无市,纺织企业反映棉 纱、棉布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下跌,销售困难。新棉销售市场依然面临严峻形 势,目前的价格水平能否继续保持平稳或回升势头,还取决于供需双方的承受能 力及其他一些市场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