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入世”后棉花流通出现的新形势?
(江西省永修县棉麻公司 淦礼)我国即将加入WTO,必将给棉花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棉花价格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中国的棉花市场必须与国际市场接轨,因此,棉花企业要有市场风险意识,要灵活应对棉花流通出现的新形势。 (一)推进供销社棉花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清产核资、界定产权的基础上,供销社棉花企业包括轧花厂,要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企业,成为多元化投资的企业。 (二)减员增效,入股经营。供销社棉花企业通过买断职工工龄,解除他们与企业的劳动关系,再成立股东会,由供销社棉花企业控股,并吸收职工入股,使其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 (三)国家要制定市场准入的统一标准。符合这一标准并经过资格认定的企业,无论其所有制形式如何,都可以经营棉花。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棉花生产、流通中的作用,使棉花市场更加开放。 (四)国家要制定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和棉花收购加工管理办法,规范所有进入棉花收购、加工经营领域的行为,使国内棉花市场有序竞争。 (五)建立和完善棉花市场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同时继续发展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远程交易,形成统一、规范的棉花交易市场网络。 (六)了解不同产地的棉花质量标准,为经营棉花打好基础。美棉与澳棉是国际市场上两个主要供应品种,但不是仅有的品种,非洲、俄罗斯等地棉花也较适合中国的消费习惯,同时因为每年生长的气候 条件不同,每年的棉花质量也不尽相同。 (七)通过市场分析,了解棉花价格趋势,掌握国际市场的棉花动态。在国际市场上,各种因素将会对国内市场的价格产生影响,棉花企业对此应有充分的准备。 (八)选择贸易伙伴,在自由贸易的交易当中,信守合同是贸易顺利进行的关键。即使在市场价格出现波动的情况下,买卖双方也必须严格履行所签订合同的各项条款。因此,选择贸易合作伙伴是盈利的关键。为确保盈利,应避免与资金实力薄弱、缺乏防范意识的公司进行合作,以免在履行合同时出现违约,遭受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九)保护棉农利益,增加棉农收入。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大科技兴棉的力度,推广优良品种,增加科技投入,普及先进植棉技术,稳定优质高产的棉花种植面积,降低植棉成本,以增加棉农收入。供销社棉麻企业要与棉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共享棉花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 (十)目前国内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还不高,如何尽快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培养一批既懂国际贸易又懂市场的专业人才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要挖掘企业现有人才,同时要招聘企业急需的管理人才。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