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抗虫棉知识产权保护情况简介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1-12-17
我国是棉花生产和消费大国,年植棉面积约6000万亩,最高可达1亿亩。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纺织工业原料,棉花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棉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关系到国内外棉花市场的稳定。但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棉铃虫持续性大暴发,仅1992年一年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多亿元,间接损失超过100亿元,给我国棉花生产带来严峻考验。在此背景下,经过我国科学家的艰苦努力,国产抗虫棉诞生了。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的产业化,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将单价抗虫棉核心技术专利的独占实施权及双价抗虫棉核心技术专利的排他实施权转让给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以全面负责抗虫棉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应用,并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 但近两年来,随着GK22、GK19及SGK321等国产抗虫棉品种的逐一审定,以及其在广大棉区产生的巨大反响,一些假冒伪劣的抗虫棉也逐渐抬头,并愈演愈烈。尤其是今年,一些非法经营者更是借棉农植棉积极性提高的机会,将随意混杂的棉籽"加工"成抗虫棉兜售,其抗虫性自然不说,单是发芽率有的还不足20%,棉农叫苦不迭。更有些正规单位也为了一时之利,在未取得在合法专利许可的情况下,进行抗虫棉种的生产和销售,给拥有抗虫棉核心技术专利实施权的单位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此,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专门邀请了科技部、农业部及全国各大棉区相关企业负责人和律师就转基因抗虫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商讨,并共同签署了《保护转基因抗虫棉知识产权和打击侵权行为联合声明》,以整顿抗虫棉市场,保护抗虫棉核心技术专利实施单位的权益及广大棉农的利益。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