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国家计委市场流通司司长马占平谈今年新棉收购工作四大特点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1-12-11  

  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最近召开的全国棉花信贷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计委市场流通司司长马占平说,当前正处于新棉收购的旺季,从前一段时间的情况来分析,今年新棉收购工作呈现出四大特点。   一是新棉收购进度较快。为了做好新棉收购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加强了棉 花收购工作的指导,棉农积极交售,多数地区收购进度较快。截止11月10 日,全国供销社系统累计收购新棉4078万担,比上年同期增加525万担, 增长14.8%。其中: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湖北、安徽等省棉花收购进 度明显快于上年,增幅为40%-100%。估计目前的棉花收购量已过半。   二是新棉购销价格持续下跌。9月份,除新疆是由政府规定360元/担 外,内地新棉收购价格大多在380-400元/担。10月份以后,内地新棉 收购价格持续下跌,11月上旬后降为320-340元/担。其中:江苏、安 徽、山东、河北、河南等省的少数地区籽棉收购价降到了1.30元/斤,折皮 棉已不足300元/担。新棉销价也一路走低,10月底,内地三级棉花报价8 000-8500元/吨,11月上中旬普遍降到8000元/吨以下,个别地 方三级棉的报价降到7200元/吨左右。11月下旬以来,受国际市场棉价回 升的影响,部分地区棉价开始止跌回升。    三是棉花质量情况好于上年。由于今年气候好,棉花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品 级结构是近十年来最好的一年。除新疆北疆部分地区和四川省今年遭受自然灾害 对新棉等级有所影响外,其他棉花主要产区新棉质量普遍好于上年。初步估计, 今年内地棉花1、2级比重占30%以上,而去年1、2级棉花很少。尽管新疆 北疆遭受灾害,但全疆1、2级比重仍可占70%以上。质量管理工作有所加 强,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加强了“一试五定”和挑拣“三丝”工作。    四是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资格认定工作有序进行,大部分地区市场秩序较 好。尽管《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下发较晚,但由于各地准备工作 充分,认证工作进展较快,总体上并未给新棉收购工作带来大的影响。据不完全 统计,截至目前经资格认定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全国总计为7372家,其中 供销社系统6033家,纺织系统286家,农业系统438家,其他615 家。按照国务院关于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各地加强了棉花市场管理工 作。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大多数地区今年个体棉贩不如往年活跃,市场秩序总 体较好。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1年度全国棉花播种面积7200万亩,比上年 增加1139万亩,增幅18.8%。多数产区棉花长势良好,预计全国棉花产 量达1亿担以上,2001年度棉花消费总量将维持去年水平9800万担左右 ,当年供略大于求。但考虑到棉花库存总量仍然偏大和入世后明年棉花准入量因 素,供大于求的矛盾仍比较突出。   与此同时,新棉收购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一是部分地区反映,收 购资金仍偏紧,个别地区出现了给棉农“打白条”现象。二是新棉销售进度缓 慢。棉花企业面临收购后“卖棉难”的压力。三是进口压力较大。目前国内外棉 价基本接轨,但考虑到国外棉花质量方面的优势,明年80多万吨的棉花进口配 额,仍对国内市场形成较大压力,会加剧棉花企业销售难和国内供大于求的矛 盾。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