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入世后我国棉花市场会怎样?
入世以后,棉花市场开放度将远远高于粮食等农产品,棉花产业受到的影响在农产品中可能最为突出。 加入WTO,我国在农业方面做出以下承诺: 一是在市场准入方面,一要关税减让。我国承诺加入WTO后取消所有非关税措施,并继续降低农产品进口税,到2004年农产品平均关税由目前21.2%降到17%,对美国86种产品到2004年关税税率降至14.5%。 二要放开部分农产品市场。除对棉花实行关税配额外,到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的棉花准入量将明显增加。 三是取消出口补贴,中国承诺加入WTO不对任何农产品、特别是棉花进行出口补贴。 四是中国履行WTO动植物检疫标准(SPS),对棉花等农产品贸易上不运用不正当的SPS禁令。 国家统计局农调队有关专家认为,加入WTO后我国棉花产业将受到较大的进口冲击,尤其是棉花进口配额与以往实际棉花进口量相比增加较多。据统计,1999年纺织工业用棉量为7,600万担,如果每年进口棉花1,486万担至1,788万担,则占1999年我国纺棉用量的19.6%至23.5%。考虑到进口棉花在价格、质量上的优势,可以预见,入世后我国棉花的大量进口是在所难免的。由于我国棉花生产能力提高,国内对进口棉的需求量将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低于关税配额量,因而配额以上76%的高额进口关税对国内棉花实际发生保护作用的概率很小。配额内1%的关税对国内棉花基本上不起保护作用。 大量的进口棉花在基本无关税阻挡的情况下进入中国市场,必然会打破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棉花将面临着日趋激烈的价格竞争。 国外棉花生产大国的棉花生产基本上是农场式的大规模连片种植,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高,即使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仍有利可图,而国内的情况如何呢?这位专家说,以我国最大产棉区和最大的商品棉基地新疆为例,在国内市场低迷的1999年度,新疆棉花平均种植收益率仅为16.7%,已处于农产品生产的微利状况。因此在价格下跌过程中,同国外生产者相比,我国的承受能力较弱。 但是,加入WTO,也给棉花产业带来许多好处。 首先可促进我国棉纺织品的出口,从而扩大棉花市场需求量。据预测在中国加入WTO到2005年纺织品服装自由贸易之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年增长空间保守估计至少在2亿美元以上,每年可带动新增棉花需求5万至10万吨,相当于每年新增棉花播种面积4.7万至10万公顷(或70万至150万亩)。2005年后随着我国棉纺织行业出口贸易壁垒的消除,出口量会进一步加大,对国内棉花需求的拉动将更明显。新疆棉花等级一般比较高,比较适合棉纺企业出口产品生产的需要,“入世”后,随着棉纺织品出口量的增长,新疆棉花需求量也会增加。 其次,有利于加快国家棉花产业战略布局西移。加入WTO后,随着棉花国际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棉花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其它低产棉区的棉花生产会进一步下降,新疆棉花将以其规模和效益等优势巩固自己的地位,从而促进中国棉花产业布局西移。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