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近期国内棉花交易及新棉收购情况概述(截止11月23日)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1-11-29  

    (锦桥纺织网专稿)■ 国内棉花交易情况      本周国内市场出现回暖迹象。据国内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最新了解,本周新棉销售价格自9月持续下跌以来首次回稳,局部地区有所调整。总体来看,北方主产棉区新棉销售价格较上周明显提高。标准级棉纺织企业接收价(每吨,下同)从上周的7200-7400元提高到7500-7700元,个别的地区可达8000元。具体价格可参看下表。 近期纺织厂采购国内新棉参考价(11月23日取价) 棉花级别 产地 交货地 价格(元/吨) 229 山东 山东 8100 329 河北 山西太原 7200 329 河南 河南南阳 7400 329 河北 河北廊坊 7000 329 山东 山东 7700     黄淮海地区销售价格本周基本保持稳定,结算价一般在7500元左右;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以及安徽南部价格较高,一般在8000元以上。     一些非主产区新棉价格仍然处于下跌状态。从本周各地报价来看,山西省新棉收购价格较其他省区低。陕西、甘肃两省原销售价格较高,销售受到影响,因此本周价格相应下调。新疆区报价保持稳定,目前内地销量很小。由于大量新疆棉尚未出疆和价位高等原因,近期靠内地市场消化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除了价格变化外,本周市场最大的变化是一些纺织企业开始主动外出采购。据反映,江浙地区纺织企业在河北、山东等地购买棉花。如此变化我们分析与国际市场近期有所回升以及上周北方地区销售价格过低,一些企业暂停销售有关。据了解,目前纺织企业原棉库存普遍不超过一个月,短时间内新棉供应量减少,容易造成局部地区价格上升。     但由于国际市场前两周出现的上升主要受技术操作影响,市场利好因素依然很少,因此我们分析近期回弹下跌的可能性较大。从本周前两日的交易情况看,纽约期货价格有所回落,因此经营者对国内市场价格上升不宜报过高期望,在保本微利的情况下尽快销售。     由于接近年底,一些企业反映开始忙于改制,经营受到一定的影响,加之市场价格持续下滑,有的企业近期停止销售新棉。     ■ 新棉收购进度一览     据权威机构预测,中国六个主产棉区本季棉花总产量与上一季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相比增长了大约19%。国内皮棉产量超过500万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以下是其对2001/2002年度国内棉花总产量的估计数字: 单位:吨. 省份 2000/2001产量 2001/2002预计产量 增幅(%) 山东 600,000 750,000 25 河北 300,000 417,000 39 新疆 1,456,000 1,570,000 8 湖北 300,000 357,500 19 江苏 310,000 475,000 53 安徽 270,000 290,000 7 累计 3,236,000 3,859,500 19 其它省份 1,114,000 总计 4,350,000     江苏:棉花收购进入高峰期,现已收购新棉540万担左右,完成了65%以上的收购进度。由于棉花生产后期温度高、光照足、雨量少,棉农工作做得好,今年新棉品质是该省历史上最好的年份之一。据统计,全省植棉面积约590万亩,比去年增加33%;平均单产达80公斤以上,增加9公斤;总产约950万担左右,增长50%以上。  目前,江苏省实际平均收购价格每担367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0%左右,少数地区收购价格一度在320元/担左右。这一价格水平与当前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基本接近。      河北:河北今年植棉657万亩。受国际市场棉花价格下跌和国内棉花增产的影响,今年新棉上市后,棉花购销价格持续下跌。328级皮棉销售价格8月初为每吨9300元,10月初降到每吨8500元,11月初更跌到每吨7000元左右。籽棉收购价格由开秤初期的每斤1.7元降到10月初的1.6元,11月初跌至1.2元。     截至11月15日,河北省供销社系统棉花企业累计收购新棉340.66万担,占预计收购量(供销社口径)的61.9%,比去年同期增加169.56万担,增幅99%。     山东:截至11月20日,山东省供销社系统累计收购新棉639.8万担,较去年同期增加176.2万担,增幅38%。全省有10个县收购量超过20万担,近期收购的主要特点是价格继续下跌,棉农惜售,收购进度减缓。     据了解,目前全省平均收购价约折皮棉330-335元/担左右,供销社系统收购新棉的平均品级为2.66级,平均长度28.51mm,平均衣分34.72。     山西:据统计,目前全省已加工皮棉320.31万担,占收购量的50%左右;已销售皮棉222.64万担,占收购量的34.8%,占已加工皮棉的69.5%。 据统计,今年山西省植棉面积有122.6万亩,比去年增加了57%,其中运城100万亩,占全省80%以上,预计全省棉花总产量可达150万担,商品量将达135万担。令棉农意想不到的是,今年的棉价形势却是急转直下,与春播前预测的每公斤9元相去甚远。     ■ 问题     近期国内棉花收购价格巨幅下滑引起广大棉农的恐慌,蜂拥到各收花点售花,特别是一些始初惜售的棉农损失惨重,也不得不无可奈何地加入售花大军。     这种不正常的市场价格振荡,不仅危害棉业发展,破坏市场秩序,而且也是一种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不利于今后棉花生产发展。影响棉花收购价格的关键是国家政策,也就是国家收购储备棉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国际市场棉价一路走跌,也直接影响国内棉价走势。此外,国内棉花总产量的增多、国内用棉量的减少以及入世后外棉的准进入等因素,影响了国内棉花资源的平衡,这也导致了棉价的波动。     谷贱伤农,棉贱亦伤农。当前应切实做好棉花收购资金供应工作,千方百计解决“卖棉难”和“打白条”问题,保护棉农利益植棉的积极性。各级供销社要发挥棉花流通的主渠道作用,有关部门要严肃查处擅自从事棉花收购、加工和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坚决取缔棉花收购中的非法行为,清除再度泛滥的小轧花机、土打包机。     ■ 棉价下跌对棉纺业的影响分析     业内专家警示说,今年棉花市场价出现大幅下跌,对棉纺企业乃至整个纺织工业并不一定是利好消息。     中国即将入世,“洋棉”有可能进来,甚至低价倾乐过来,以占有中国原棉市场份额为目的,这种扩张市场的成本,可以以美国政府补贴的支持为动力。实际上是美国政府从中国棉纺企业手里把市场空间买下来,把中国的十分脆弱的尚不成产业的棉花生产环节挤垮,中国棉花生产一旦出现缺陷,国际棉价立即就大幅回升,甚至成倍上涨,中国棉纺企业因洋棉低价时吞尽的“优惠”,不但要“吐”出来,还得再花高价买“吐”出的成本。再想吃国内棉花尚需恢复2-3年的时间,甚至更长时间。     我国棉花生产的涨跌是国际市场排斥的结果,最终是技术成本的差异而致。     历史资料显示,我国棉花丰产→国际棉价暴跌→我国棉花骤减→国际棉价上升。因此,我国棉花种植户并没有享受国际市场的优惠,一直处于低价抛售原棉的同时,而我国棉纺企业也一直以低成本原棉来占国际纺织的市场,这几种因素导致国内棉花产业一直因苍白的资金无力难以发展。结果是,国内棉价一高起来,纺企就吃低价的洋棉,从而又导致国际棉价膨胀恶性循环。算下来,纺企沾了今年的光,可明年至二、三年就要吃大亏。     今年新棉下来,价格尚看好,9月、10月价格暴跌,这对中国棉纺企业不是好事,而是警戒价位,再跌,明年还种多少棉花?跌破成本,农民该实行“休耕”制度了。     当务之急是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相适应的、成熟的棉花流通新机制。一个成熟的中国棉花市场应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收购阶段应该有人(机构)提供融资,以避免棉农急于集中销售,而资金供应跟不上造成市场压力,“棉贱伤农”;二要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应逐步推行棉花公检制度,取代“轧花厂标准”,增加棉花交易的透明度;三要有统一的贸易规则,通过棉花协会等组织,建立一整套公平、合理的交易规则,并建立权威的棉花仲裁机构,协调交易中的纠纷;四是要有转移经营风险的机制,如开展棉花期货交易等等。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