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棉花收购价格出现巨幅振荡
苏北是江苏省的主产棉区,2001年度新棉收购开磅后,该地区棉花收购价格水平一直较高,绝大部分县每斤籽棉收购价格都在1.7元左右,少数县的厂家收购价甚至抬到了每斤籽棉1.8元以上。 然而,好景不长,10月20日左右,虽节气还未临霜降,上市棉花等级也并不处在变换期,市场棉花收购价格却异常地出现巨幅下滑,由每斤籽棉1.7元左右骤降至1.4元,至10月底已跌至1.3元左右。棉花收购价格巨幅下滑引起广大棉农的恐慌,蜂拥到各收花点售花,特别是一些始初惜售的棉农损失惨重,也不得不无可奈何地加入售花大军。 据调查,苏北棉花收购价格之所以出现巨幅下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受皮棉销售价格下滑因素的影响。新棉开磅初期,市场229级皮棉销售价每吨在9800元以上,而目前已下滑到8500左右,自然迫使籽棉收购价格大幅下跌,二是今年棉花普遍丰产丰收,棉花资源是多上加多,始初抬价抢购棉花的企业感到势头不对,马上调整价格策略,一而再,再而三地下调棉花收购价格。三是棉花企业由于取得收棉贷款较难,普遍缺乏资源,致使不少企业收购一些棉花后,由于棉花销售不出去,资金难以回笼,出现关门停磅状态,得以支撑地企业趁机以低价收购棉花,逼迫棉农就范。四是棉花收购价格下滑后,棉农出现的售棉恐慌症,使棉花企业得以进一步压低收购价格,农民是只求卖得出,其次才考虑价格问题,如此出现价格下滑的恶性循环;五是棉花企业为了弥补早期收购高价棉所出现的亏损,互相之间形成默契地 共同压价收购,将先期的市场风险再转嫁给棉农。 笔者以为,这种不正常的市场价格振荡,不仅危害棉业发展,破坏市场秩序,而且也是一种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不利于今后棉花生产发展。今后应采取的对策有:1、尽快建立我国的棉花期贷市场,以期贷市场这个睛雨表增加棉花市场价格的透明度,减少市场行情的波动幅度;2、棉花行业在鼓励竞争的同时,也应反对不正当竞争,特别是低价向纺织企业倾销棉花的行为,重点是打击非法经营者的棉花倾销行为;3、每年新棉收购,各地要尽可能地出台一个最低保护价,维护棉农利益;4、收购企业必须要做到按抽论价,分等分级收购保证,棉农好棉在什么时候都能卖到一个好价钱。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