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分析:今年新棉收购价格为何大幅回落?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1-11-19  

    今年新棉上市以来,各地的棉花收购价格一路下跌。冀、鲁、豫以及长江中下游产棉区棉花收购价格由九月初的中准级皮棉每担380~400元,平均每公斤籽棉3.40~3.60元,下降至中准级皮棉每担340—360元,平均每公斤籽棉2.80~3.20元,并且呈现继续下跌势头。根据综合分析,导致棉花收购价格大幅回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棉花总资源仍然供大于求。据报道,今年全球的棉花增产增收,国内几个产棉大省植棉面积均实行恢复性增长,主产区实际播种面积有的突破历史最高记录。由于面积足,品种更新,生产技术精良,加之老天帮忙,棉花普遍丰产丰收。据大丰市农业部门调查测算,该市今年棉花亩单产有望达到100公斤,且上等籽棉居多。原本资源过剩,加上新棉丰收,棉花收购价格下跌是必然的。    二、国际国内棉花销售价格直线下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进入十月份以来,国际棉花市场价格及成交量持续下跌。10月9日,美国10月份期货合约最低价跌到1986年8月8日的历史最低位,即每磅29.50美分,较“十一”节前下跌了400点;12月份合约最低价跌到每磅31.20美分,较节前下跌323点。由于美国政府对农业采取补贴政策,期货价格的下跌对美国农民的收益没有任何影响。而中国棉花价格下跌所形成的压力将在产销环节消化,影响最直接,损失最多的还是农民。        全国棉花交易市场8月中旬以来成交情况表明,我国棉花市场的平均价格,销售行情,成交总量都呈直线下跌趋势,其中平均成交价格8月14日为每吨9466元,到9月11日则只有8689元,每吨下跌777元。总成交量也由8月14日的10193吨,跌至9月11日的3890吨,骤减6303吨。国庆节后,新棉大量上市,内地新棉销售价格再度走低,总体上较9月下旬每吨下跌200—500元,229级新棉销售价格跌破万元大关,且继续呈下跌态势,业内人士分析,国际棉花市场下跌可能没有底线,目前还很难预料世界棉花市场的低迷现象将给全球棉花供求带来何等影响!事实上,棉花收购企业降低棉花收购价格也是被迫无奈之举,就按现行收购价计算,每吨中准级皮棉成本为7000元左右,加上收购、加工、流通费用、其它支出等,每吨的销售成本已接近8500元,如此成本,操作起来其利润空间已经很小,因而,国际国内棉花销售价格下跌必然会迅速表现为收购价格骤降,特别是在新棉开秤之初,一些收购价格偏高的企业,不得不以低价购进质量尚好的棉花,以弥补先期亏损。还有,国务院改革棉花流通体制的文件已经明确,今后国家不再承担棉花企业出现的经营性亏损,老的亏损面本来就很大的棉花企业,是无论如何也经不起新的亏损了,所以,棉花经营业主们极为灵敏地窥测市场,绝不敢再越价格“雷池’半步!        三、中国棉价正在加紧与入世后的国际棉价磨合。中国入世在即。人世后,中国棉花市场将要无条件接受世贸组织数量不菲的进口配棉。而这些配棉的进口不仅加大了国内棉花总资源,更主要的是进口棉的价格相对低于我国棉花价格,纺织业主通常待价而沽,面对敞开的国门,谁还愿意高价购进棉花。据报道,正是由于中国存在棉花市场上的无限商机,一批国外棉商已悄然入市中国,在几个主要城市“摆摊设点”,这无疑是对我国棉花产业的考验,中国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将棉花产销价格迅速与国际棉价接轨,同时在投入与产出上创新求实,在价格、质量、品牌上超凡脱俗,从而使中国棉市挺立世界棉花产业之林。出于这种考虑,对现在棉花收购价格根据国际棉市进行必要和理性的调整,不失为与世界棉价磨合接轨之明举,潜在效益将显现出来。        四、棉花的内在质量有所下降。导致棉花收购价格回落的原因还有因季节变化带来的棉花内在品质的变异。受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几次寒流的影响,气温明显下降,棉花的强力、色泽、细度等质量指标明显不如早期棉,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后,乙烯利催熟棉、黄棉、雨锈棉、虫伤棉、拔秆剥桃棉等成熟度较差的棉花将陆续上市,因而,今后一段时期棉花上市情况仍将呈质量较差、结构复杂、价格走低态势。        此外,纺织行业眼下正遭遇新一轮“寒流”,纱、布价格下跌使棉纺行业效益滑坡,大多数企业缺乏资金实力,加上新棉涌市,正常情况下不必为原料担心,而是以产定购,以销定购,纺织厂不需囤积原料,相当大的库存在收购、加工企业,收购资金因此而受到影响。在资金缺少,库存肿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收购企业也只有降低收购价格,以减少日后的销售风险。        目前,棉花收购、销售市场风云难测,直线下跌的收购价格促使原先持棉惜售的农民踊跃售棉,地方政府领导,棉农对节节下降的棉花价格颇有微词,各地应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尤其要把棉花下跌的成因向农民说明白,以求得更多农民理解和接受。眼下正值秋播,对于明年的植棉面积安排,要有一个理性分析和合理的布局,总体而言要避免大起大落,做到适度发展,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因为今年棉价低而大砍大减棉花是不可取的,因市而定,因地制定发展棉花生产才是棉花产业化经营的必由之路和正确选择。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