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棉价大跌 新疆棉花销售前景暗淡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是新疆第三大产棉区,新华社记者近日在这里采访了3家棉花经营企业。企业负责人反映,由于棉花价格呈现下降趋势,他们对如何将数量巨大的棉花销售出去显得束手无策,对棉花销售市场的前景十分担忧。 目前正是棉花收购大忙季节,巴州棉麻公司几位经理到各收购点检查工作去了,公司党支部书记赵辉向记者介绍了今年棉花市场情况。赵辉说,截至10月15日,本公司已经收购棉花28000担,比去年同期多收6000担。今年全疆各地棉花单产大幅度提高,巴州皮棉平均单产突破110公斤。 赵辉说,让棉花收购企业忧虑的是,近期以来,棉花市场疲软,国际期货价格在每磅31.95美分至34美分之间摇摆,国内棉价回落到每吨(1吨等于20担)9000元。新疆今年制定的棉花收购指导价是每担(50公斤)360元,可是收购过程中,在政府部门干预下,指导价其实就是收购价。赵辉说,新疆标准级(三级)棉花每吨收购价为7200元,加上自治区有关部门核定的每吨棉花1500元的加工及收购费用,新疆棉花的成本价为8700元,与当前的市价相差不多。今年公司收购棉花冒着很大风险,是否能够保本销售出去,心里确实没底,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不能及时销售出去,银行利息也是企业的一个沉重负担。 今年巴州轮台县棉花产量为30多万担,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加。县棉麻公司经理刘元新告诉记者,目前已收购棉花16920担,只销售出去4000担。去年棉花热销,外地客商上门收购,有的客商与我们棉麻公司未签订销售合同,就将上千万元的货款汇来。今年棉麻公司生意十分清淡,公司打电话给山东、上海的一些老客户,可人家不愿意来,因为内地棉花比新疆的还便宜。 刘元新说,棉麻公司收购资金来自于农业发展银行,按规定只有高于成本价才能出售,这样可以避免银行贷款风险。由于对今后棉花市场持续疲软状况的担忧,公司现在的态度是,只要客商现钱购买,每吨棉花赚一二百元都卖。而去年每吨棉花的利润是2000元至3000元。 尉犁县是巴州产棉大县,预测今年棉花产量将达70万担。县棉麻公司副经理王波介绍,今年棉花收购前期,公司抢先销售了4.2万担棉花,情况好于新疆其他县市,但好景不长,目前棉花却卖不动了,价格也降到每吨9000元至9300元。现在看着棉花都发愁,怎么才能卖得出去?从银行借贷的1亿多元资金,半年利息就是300万元。将棉花从新疆运到内地,一吨的运费就需要五六百元,增加了新疆棉花成本,事实上就是增加了销售难度。今年内地棉花收购价在每担340元至380元之间,这样低的价格对新疆棉花的市场冲击很大。 尉犁县棉麻公司今年短短47天时间内就收购了28万担棉花,而去年一年收购量为27万担。现在全县棉花收购站棉多为患,存储场所爆满,而棉农仍源源不断地前来交售棉花。统其克乡收购站站长袁建波说,本站只能存储5万担棉花,现在已收购了7万担。在收购站外,记者看到,棉农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仔细一数,各种车辆竟有150多辆。袁建波正在向上级部门反映,请求借一处地方存放棉花。 这几年棉花市场呈现出波浪型特征,时好时坏。今年棉价可以说降到近年来的谷底,对于后期棉价是否会出现反弹,促进销售?赵辉、刘元新、王波都不乐观。他们认为,一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政府将允许国外棉花大量进入国内市场,这将迫使国内棉价进一步走低,目前国外一级棉到天津口岸的价格为每吨8800元,低于国内市场价格;二是去年棉花售价较高,山东、河北等地今年纷纷扩大棉花种植面积,棉花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三是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我国纺织品出口量减少,纺织企业对棉花需求不旺。 刘元新告诉记者,现在各县棉花销售价格都对外保密,对外报价高于实际售价。这种现象不容忽视,一旦控制不好,将会出现竞相低价销售的局面,扰乱棉花市场秩序。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