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近期国内棉花交易及新棉收购情况概述(截止11月2日)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1-11-8  

    □□ 锦桥纺织网     ■ 国内棉花交易情况 本周(10月29日-11月02日)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共推出棉花14794吨,成交428吨,有14366吨未成交。     本周成交特点:     1、 成交量越来越少。本周周二和周四成交量为零;     2、 周三和周五总共只成交10捆棉花(428吨);     3、 成交价格越来越低。据统计,本周储备棉的成交价均为8600元/吨,而商品棉(新棉原2-3级)的成交价只有8100元/吨(本周商品棉的起报价8000元/吨);     4、 收市相当早。本周周二至周五每天倒计时1分钟就收市。     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近期成交如此萎迷,据分析原因主要如下:一是预示着棉花价格将继续下跌,8000元/吨以下将成为事实,而且还将继续下跌,这与去年4月份的价格走势正好相反,即所谓“买涨不买落”;二是受国际市场棉花价格连续下探的影响,纽约期货12月份棉花价格已跌破29美分/磅,而且继续上下震荡,空头势力依然强于多头,期权看跌也强于看涨;三是相对于现实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竞买棉花并不优惠:现在大部分棉纺厂库存极低,随用随调,单等广大棉花企业送货上门,还可以延期付款,多的可达一、两个月的帐期,而且质量、重量和价格完全可以自定,何乐而不为?还用的着到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上去自找麻烦?四是确有不少纺织企业反映产品积压,资金不够,开工不足,需求不旺。     归根结底,是棉花供大于求,全世界到年度末将有近半年产量的库存,全国也有远远多于1000万担的可供资源。广大棉农、棉花企业、棉纺织企业等都叫苦不迭,整个涉棉行业的利益都在急剧下滑,有的已达亏损的境地,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凸现。所以,目前一些棉花企业和棉纺织企业均寄希望于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有效遏制国内棉花价格的跌势。     ■ 新棉收购进度一览     全国供销社系统: 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生产收购处获悉,截至10月20日,全国供销社系统累计收购新棉2562万担,较去年同期增长13.11%。     据统计,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湖北五省收购量超过100万担。其中,山东收购402万担,同比增加89.6%;江苏290万担,同比增加75.8%;河北239万担,同比增加134.3%;湖北176万担,同比增加51.7%;河南100万担,同比增加78.6%。      新疆收购量同比大幅减少。据统计,截至10月20日,全区累计收购1133万担,较去年同期减少254万担,减幅18.3%;其中,兵团收购243万担,较去年同期减少312万担,减幅56.2%。      从全国新棉收购价格看,除浙江省较高,达到400元/担之外,其他主要产棉省区普遍回落,收购价均徘徊在360-380元/担之间。     湖南:湖南大部主产区自国庆节后开秤以来,新棉收购进度缓慢。据统计,截止10月20日,全省供销社系统累计收购新棉32万担,而去年同期为60万担,减幅46.67%。     据了解,收购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今年收购价格和去年相比有较大差距,再加上棉农的价格期望值较高,因此惜售思想比较普遍;另一方面,全省供销社系统棉花企业新棉收购资金严重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收购工作的全面展开。岳阳、常德等主产棉区收购量较往年均有大幅减少。目前,全省皮棉平均收购价格为360元/担,且有走低趋势。由于收购量偏少,地产新棉鲜有上市。     新疆:今年新棉开秤收购以来,全疆棉花收购总体运行平稳。据自治区棉麻公司统计,截至10月20日,全疆供销社系统已累计收购棉花45万吨。虽说今年国内外棉花价格低迷,棉花难卖,但各地棉花购销部门对棉农依然做到了敞开收购,各地没有出现棉农卖棉难问题。     据分析,受异常天气影响,今年我区棉花产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加之收购期比往年推迟,收购量也比去年同期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将棉农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全疆各涉棉单位都做好了为农服务工作。到目前,全疆基本没出现打“白条”的现象,棉试企业做到了不停收、不限收、不拒收。为了把住质量关,各棉麻企业在棉花收购中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从目前已收购棉花看,棉花收购质量基本符合国家标准。     湖北:今年,湖北省棉花收购市场秩序井然。截至10月底,全省已收购新棉99100多吨,比去年同期多收38000多吨。各地情况表明,没有出现新棉市场混乱现象。     今年是我国放开棉花市场第一年,根据农业部门的预测,全省新棉有望达到12万吨,比去年增长两成。     省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湖北省还有大约20%的棉花没有收购上来,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再接再厉,严把市场准入关,确保新棉流通渠道畅通。     ■ 棉花长势概述     10月下旬,全国大部棉区棉花已停止生长,仅长江下游和黄河中游部分棉区仍处于裂铃吐絮期。本旬大部棉区基本以晴好天气为主,温高光足,利于棉花采摘晾晒。长江中游部分地区旬降水量偏多,降雨日数有5-6天,不利于棉花采收。     ■ 存在问题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供销社系统新棉收购座谈会上各地代表反映,由于今年多数地方农发行发放棉花收购资金贷款条件严、时间晚,收购资金问题一直十分突出。为保证收购如期进行,保证不向棉农“打白条”,许多地区棉花企业纷纷通过职工集资、商业银行贷款、或其他途径筹集资金收购新棉。     据会议统计,除湖北、甘肃外,各主产省(区)棉花企业都不同程度自筹资金,自筹比例占全部资金的三分之一。棉麻企业普遍担心,由于今年棉花市场供大于求,未来的经营形势会很严峻。收购价格已经明显下跌,棉农受“卖跌不卖涨”心理影响,都加快了棉花交售进度,收购量大而且集中,而棉花销售又比较困难,资金回笼慢。如果农发行资金供应还跟不上,资金很可能成为今年新棉收购的瓶颈。     ■ 政策面动向     本周有两方面消息令人关注。其一,鉴于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成交的极度低迷,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发布公告称,从11月7日起,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储备棉竞卖的加价幅度将由原来的100元改为20元,并称根据有关部门决定,交易市场将从11月13日起休市,具体开市时间将另行通知。这则消息的出台,无疑令人对国内棉花交易的动向产生许多猜测。     其二,在行业权威网站上,出现了呼吁国家加大收购储备棉的论调。称目前国内市场面临的压力是空前绝后的,目前许多地方棉花收购价格在下滑,影响棉花收购价格的关键是国家政策,即收购储备棉。如果国家收购一些储备棉,市场价格下滑到一定程度可以止步。否则,多数地方的棉花收购价格将跌破农民生产成本,而且将因没有销路而停止收购或重新出现经营亏损。     并称国家收购储备棉,如果仅50万吨,对市场基本没有影响,最终可能出现大面积停止收购,或把新疆棉彻底拒之关外的局面。如果达到或超过100万吨,且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则对价格可以起到积极引导作用。关键是政策取向。如果从平衡市场角度收储,收储价格锁定在以收购价格每担350元为基础,则明年的棉花面积至少可减1200万亩(即今年增加的部分将退出)。因此,现在就把棉花收购降低到每担340元左右,是比较合适的,既可适应国家收储,又可抵御外棉进来,国内亦能销出去。     以上观点是否代表政府意见,预示着政府会采取措施调控市场呢?值得业者认真研究。有关这方面的详细报道,敬请登录锦桥纺织网(http://www.sinotex.net)相关栏目查阅。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