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银力集团努力确保品牌棉优势
据报道,分布在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新疆银力棉花集团的600多万亩棉田自8月份受到严重虫害和冷害以来,深入开展“抗灾自救、以工补农”活动,下大功夫全力抓好棉花后期管理、采摘质量和加工环节,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以确保“银力”牌棉花的品牌和市场优势。 新疆银力棉花集团是以“银力”品牌为龙头,由天山北坡经济带农五、六、七、八师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塔城等地州产棉县市自愿组建的经济联合体。集团组建后很快形成强大的规模和市场优势。去年该集团植棉650万亩,总产皮棉70万吨,占全国的18.4%,占全疆的43%。由于统一品牌、质量标准、营销策略和资源共用、利益共享,避免了市场风险,取得了当期市场的利益最大化。“银力”品牌跻身全国棉花十大品牌。今年该集团植棉面积增至680万亩,他们采用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运用和推广植棉新技术、统一质量标准和检测、做好销售和服务工作等四大措施,努力扩大规模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棉花产业。 “天有不测风云”。今年7月末8月初,北疆棉花正值生长旺期,却突遭虫害和冷害的袭击,银力集团棉花受灾面积高达80%以上,减产幅度约在40%至50%之间。重灾面前,银力集团成员同广大棉农没有怨天尤人,灰心气馁,而是坚定信心,抗灾自救。他们及时调配机力、人力喷药施肥,精心管理,以延缓棉叶老化,促进棉花后期保铃增重,保证棉花的正常发育、成熟。在棉花采摘过程中,他们强化了质量意识,切实做好分拾、分晒、分运、分垛的“四分”工作,杜绝了异性纤维和杂物混入棉花,把含杂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以下。为了搞好棉花加工环节,他们一是抓好棉花加工质量,做到因花配车,保证棉花品位。二是降低加工成本,严格控制空机运转及电、油和配件、维修的消耗。三是注重安全,确保人身和机械的安全,确保来之不易的棉花不受火、盗、烂的侵害。目前,该集团正在通过人为的最大努力,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为银力牌棉花的优良品质增光添彩。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