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白立忱在供销社系统棉花收购座谈会讲话(全文)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1-10-24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 白立忱     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后,国家计委、财政部、供销社、质检、农发行等有关部门深入实际搞了多次调查,把下面反映写成报告反映上去。朱总理、家宝总理看了之后,最近作了重要批示。我们接到批示后,又责成我们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传达、贯彻和落实总理和副总理的批示精神,交流各地收购中的情况和经验,目的就是要完成总理交付给供销社棉花企业的收购任务,以使大家对总理关于收购的批示有一个深的印象。     如何理解领导的批示?我认为领导的批示是对供销社的信任,对棉麻企业的信任,也是让供销社及棉花企业在新的一年收购中发挥主要作用。这个批示与前阶段的流传的说法一致的。问题是一次性的还是经常性的?我这样理解。我们棉花企业经过几十年经营,不管是在计划委托下经营还是进入市场去经营,就是一个经济实体,在人的、物的方面都有相当的条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虽说市场放开了,其他的企业和组织可以收购棉花了,供销社就没有了,不需要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我认为总理说现在要起主要作用,今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没有人可以取代供销社的作用。前提是什么呢?前提是你必须从计划体制、计划的观念下转变到市场这个角度来,这是个前提。如果你就在这里等,经营理念不变,毫无竞争意识,质量掺杂使假,这么一个企业你不倒谁还用你呢?我相信我们绝大多数企业不是这样的企业,我们绝大多数企业是跟着形势的发展,观念不断地在变化,所以能承担起这个任务。前一段的事实说明,从开会汇报的情况来看,我们是收得快,收得好,效益比较好,秩序比较好,农民比较满意,企业比较满意,这都是很好的形势。当前的形势好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大形势,就是国家、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棉花工作,我们有关部门积极地做好这项工作,包括供销社在内,也包括计委、财政等有关部门,都在做这些工作,积极反映情况,包括农发行也算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再就是市场整顿,从去年开始的整顿开始见到了效果。再就是从宏观来看,棉花产大于需,老天爷帮忙,基本上没灾,质量也不错,但是很重要的是各级供销社棉麻企业是作了努力的,我了解到很多地方棉花企业没有资金,大家把自己的血汗钱拿来去收购棉花,而且并不知道这些棉花将来是挣是赔,拿出自己的腰包去收购,这是不得已的情况下作到的。我们的职工还不好吗?还要怎样才算好?我们棉麻企业、我们供销社的职工是有觉悟的,在困难的情况下是敢于战胜困难,想尽办法甚至作出自我牺牲来换取好形势,我认为大家是做了努力的。同时,我们根据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的理念也发生了变化,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信誉、信息等市场的一些理念正在逐渐形成,我看这是很好的现象,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如果还象过去你不动,我看就没有这个好形势。我听过大家汇报之后我比较放心了,没听之前我还觉得今年是怎么形势呢?是什么状况呢?我不太清楚。现在看起来,我说基本上是满意的。我们的努力换取的是农民是基本满意的,出现点小毛病小问题,这是正常的,总体上是满意的;另外纺织厂是比较满意的,各级政府对我们也是比较满意的,我们企业起码目前还能保本微利,总体上基本是平稳的,今年的收购形势到现在为止还是比较平稳的。这是我们共同努力,有关部门配合,首先是我们棉麻企业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应该给予肯定,而且有的还要继续发扬下去。如果我们真正体会到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支持和信任,把它落实到行动上去,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把我们的工作做好。所以我说就应该从积极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     同时,我不客气讲,这也是给我们供销社特别是棉花企业重塑自己形象,建立自己的威信和信誉的机会。我个人认为,我们各级在收购棉花过程中,也确实存在很多盲目性,也作了些不应该做的事,出现了一些不应该出现的事。我去年就有“恐棉症”,现在还有点恐棉,一提棉花就揪着我心一样,担心出现掺杂使假之类的事。尽管“黑心棉”、“掺杂使假”多数都不是供销社的事,但我多少有点担心出问题。我也检讨,起码我们坐下来研究形势、通报情况是不够的。这次听了大家的汇报,心理塌实多了。     要正确的理解和落实总理最近的批示,批示的主要精神,我们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把今年的收购工作搞好。一切影响收购的工作就放一放,千方百计把收购工作搞好。这就是应该这样理解。甚至我们改革的有些问题也要分步骤实施,分步骤出台。不要因为搞改革人心惶惶影响收购,因为收购是有季节性的,不急不行,怕负担也不行,农民的棉花就是要收上来,就是要保管好,因为你放在那里不行,要出问题。所以我认为批示是及时的,也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对我们的一种推动,我们千万要落实好这个指示精神,没有什么犹豫之处。     如何落实好?从大家谈的这些问题,我想有几个问题我想搞清楚,比如说,价格如何定合适?储备需不需要?收购资金解决得怎么样?这些问题一定要搞清楚,而且要作到心中有数,这样我才可以向上反映。我想解决这些问题有两个出路。从长远来说,必须要用改革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有这种思想准备和这种思想观念,来认识这个问题,用计划经济的这些东西不能解决当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用新的、建立起市场经济的观念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这是大的题目,大前提。还抱着过去那种办法去研究解决,不行。但是话又说回来,计划到市场不是一步就到位的,他有很多连带的关系,有很多逐渐变化的关系,而中国的国情又是非常复杂的。农民不稳定不行,农民不稳定我们中国就不能稳定,所以必须保证农民的稳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农村的稳定很重要的就是要有收入。另外,我们的出口,棉纺企业出口在我们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棉纺企业成本70—80%就是原料成本。原料价格很高,就没有竞争力。还有就是国家的承受力。我国在这种状况下有多大的能力来反补农业,来补贴出口?所以要考虑。还有就是我们自身,供销社棉花企业的承受能力,这些问题都得要解决,而且都得处理好,所以我说,解决当前的问题,两条路,一条通过改革,这是坚定不移必须走下去的,改革最终的问题是产业化经营的问题,我看这一条就可以解决不少当前存在的问题。要与农民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而不是单纯一买一卖的关系,要与纺织企业也是一个代理的关系,就是利益一直联系始终,我看就没有什么大的风险。你说价格收得低也好,但低也有风险,因为你很难预测市场。当然可能从长久来看也会有赔有挣,这也可以,但是总体上,改革的趋向,市场经济的取向,就是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这路子我们必须要走。现在从购销上看,你不管谁当龙头,但是要从利益共同体出发,共同度过当前这种难关,这样很多资金问题、价格问题、利益问题都可以回避,都可以解决。我觉得山东这方面做得很好。另外市场机制,收不同地方有不同价格,地方差异不是很大,卖的话可不可以发挥市场的作用,要研究这个问题。通过我们市场来竞拍、竞卖,可能要比我们下面单独去做要好。当然市场要公开的,不能捞大家一把,大家共同利用这个市场来维护棉麻企业的利益,这算不算利用市场的一个机制一个办法?要取得大家的同意,我看这不至于使我们的棉花价格一降再降,自己都没底,我认为用市场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去商量一下。总而言之,要用市场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     再就是,我们将对会上大家提出的问题做具体分析,向中央汇报,这是我们开会的主要目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些行政的办法和手段可能能起一定的作用,如果我们反映得当的话。计委、财政也很重视这个会,他们也很希望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但你们一定要体会到,一定要用市场的观念来看问题,而不要指望再躺在政府的怀抱里等着去补贴,等着去照顾,绝对不要有这种误解。比如说如果棉花降到350。再降到350以下农民就不干了,就要造反了,可是我要收购我只能收380,那怎么办呢?该补给农民就补给农民,该补给企业就补给企业,总体宏观指导。我们通过座谈之后,以及下一步的深入调查,也可能和有关部门,计委、财政研究给国务院写报告,但是要给领导当参谋,不至于出大乱子,这是我的想法。解决这些问题,不解决不行,多了也得收,少了还得卖,这就是现实,这些现实就得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方面推进改革,另一方面就是多做工作。作为你们,回去后要把会上交流的信息,领导批示的精神,各个省里的好的做法,包括一些指导性的东西,都可以研究研究,并向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汇报,求得当地政府的支持,不至于出问题。我就想,不容易取得的信任一定要做好工作,否则这样的机会也不太多,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样的机会,从供销社长远出发。改革“一放二分”决不是不要供销社,决不是不要棉麻企业,都是要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来改造我们供销社,来改造我们棉花企业。我们不会没事可做的,但必须要做好。我们收购企业7000多家,就收这点棉花,有个提高规模的问题,都需要我们通过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大家要正确理解总理批示和中央精神,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情况,把我们的收购工作抓好。这个会议的主要目的就要传达中央精神,同时希望大家把收购工作做好。我们要共同努力,需要我们向中央反映的,我们会及时反映,需要你们反映的,你们也要接受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做好他们的参谋,有问题要及时反映,这是关系千家万户农民利益的做法,争取我们在棉花收购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