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市场化——抢占棉花市场的胜负手
棉花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和工业原料,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在世界棉花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尚未实现棉花市场化,不能向市场及时披露有关棉花产量、质量、消费量和进出口量等信息。 中国入世在即,国际棉商紧紧盯住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使中国棉花业受到严峻挑战。美国国际棉花协会(CCI)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总监寇杰先生最近指出,中国目前棉花低卖高买的困境,主要因为缺乏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一旦政府有重大政策出台,市场没有时间逐步消化,只有做出过激的反应,受害的是中国的棉农和棉花业。 寇杰说,目前国际棉花市场价格走低,但中国一旦进口棉花,国际棉价就立即上扬,而中国要出口棉花,棉价就应声下跌。中国处在一种非常不利的高买低卖的境地。分析个中缘由,首先是因为中国市场相对封闭,外界可供分析与推算的信息、数据不仅稀少,而且不可靠。当政府发布棉花进出口的消息或有贸易团出访时,就会引起国际市场突然的、强烈的反应,价格或急剧上涨,或大幅下跌。 寇杰先生说,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美国纺织品配额将被取消,中国政府下达给棉纺厂的国产棉配额也将逐步减少直至取消,中国棉花供求将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也就是说,不再是由几个政府官员围着桌子做出决定,而是由数百家厂商、棉商依据市场需求做出选择。要形成一个能够应对变化的棉花市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总局、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和国家统计局就应该协同作业,扮演各自合适的角色,形成系统的信息发布网。 寇杰先生所代表的CCI是美国国家棉花协会的分支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增加和促进美国原棉、棉籽和棉制品的出口。CCI在海外市场代表美国棉业的7个群体——棉农、轧花商、仓库商、棉商、棉籽加工商、合作社和纺织业主。这7个群体从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不间断地向市场发布关于棉花从种植、储藏、加工、销售到生产各类棉制品的一系列信息,市场即时获取、分析和处理有关各方发布的行情,使分析预期与交易事实不断碰撞,包括期货投机行为在内的活动使市场更趋成熟,价格反而相对稳定。 美国国家棉花协会每年耗资5000万美元进行市场调查,对购买美国棉花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对中国市场进行详尽的研究,获取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第一,掌握中国有关棉花的宏观政策走向。 通过与中方的交流和实地考察,美国棉商看到,中国入世之后,目前由官方决定进出口的政策势在必改,政府向棉纺企业下达的国产棉配额等指令性计划迟早会被取消。基于对这一宏观政策的判断,美棉商纷纷在中国寻找商机和客户。 第二,了解中国人对棉纺品的时尚取向。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追求穿着天然棉制品,美商认为,这将使目前棉花供求状况发生显著变化。中国纺织工业的历史和规模决定了它在世界服装和纺织品贸易中的重要角色。中国入世之后,纺织品配额将被取消,出于对产品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国内一些纺织厂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选用国际市场的棉花,其中包括美国棉花。CCI分析,中国有可能成为棉花净进口国。 第三,追踪中国棉花供销现状。 中国消化了多年累积的存棉,这对美商无疑是个好消息。它有利于政府放松对国产棉的行政命令,拉动生产企业的进口需求。中国只要进口其消费总量的10-15%的棉花,就会成为世界最大的棉花进口国。 在开拓中国市场方面,美国棉商制定了一系列战略方针,其具体做法是: 1.发挥美国棉花的信息与舆论优势。美棉商不断向世界各地市场发布信息,使市场和客户了解美棉,以创造潜在的客户。 为了争取中国市场,CCI将其中国和东南亚总部设在香港。在过去的一年里,它连续出版《棉花资讯》月刊17期,定期发布美棉动态、每月市场述评、纺织品追踪、美棉知识等信息。同时,美商还利用因特网、音像制品、出版物(如《美国原棉购买指南》)等各种现代媒介,扩大美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突出美国棉花的品牌优势。CCI利用美棉业私人机构的资助和农业部市场发展局的专项基金,以打造“美棉”(Cotton USA)品牌为核心,发起一系列活动,推销美棉可靠的质量和优质服务,使之成为国际市场公认的一个登记注册的合法商标。世界上无论哪家纺织企业生产的全棉制品中含有50%以上美国原棉,该企业就可以无偿得到“美棉”商标的使用权;消费者只要看到纺织品使用“美棉”商标,便可认定其中美国原棉的含量。 3.利用美棉的主导地位,制定棉花分类、定级、包装和检测的国际标准。美国农业部通过召集国际棉业小组代表会议,建立了有关法令和制度,制定了棉花等级标准。目前,美农业部棉花等级评定的内容包括:纤维长度、长度均匀性、强度、细度、色泽、叶屑等杂物含量、以及棉花成熟度等优质率的多项数据。 美国棉区分布着12个棉花质检机构,约98%的美棉要经过农业部农业市场司的检验和评级,每包(480磅)棉花需做两个HVI(大容量高精度检验议)棉样抽检。对杂质含量用专门的“雪利”测试仪(FMT)进行检验。对美棉的抽检结果全部上网公布。 4.设有美国棉花的期货市场。纺织品利润微薄,行情不断变化,棉花行情大涨时,供应商能否按时、按原价交货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期货市场则能把棉农、棉商和棉纺厂的价格风险卖给投机公司和个人,从而保证可靠供应。美商认为,市场机制的建立是法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国进入国际贸易市场,要重视期货合同的重要性。 5.美国棉商定期组织海外(包括中国)客户赴美棉区考察,加强与美棉业人士的交流,强化“美棉”标志所确立的品牌形象,为日后大举进入中国市场铺垫道路。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