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将突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棉改工作
河南省副省长王明义最近指出,河南省将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工作。 一是紧紧抓住“放开”这个核心。只有放开,才能搞活,只有放开,才有竞争,进而在竞争中求得发展。放开棉花收购,打破垄断经营,是这次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鼓励有序竞争、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根本前提。在当前棉花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棉花资源比较充足,棉花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和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所面临严峻挑战的新形势下,过去形成的由供销社棉麻企业独家经营的弊端日趋明显,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国务院决定从2 00l棉花年度起,凡符合《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经河南省级人民政府资格认定的国有各类企业,均可从事棉花收购。严格禁止任何地区或单位利用划片、设卡等方式限制棉花收购,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处罚,并依法追究当事人及领导者的责任。 二是在实行两个“分开”上下功夫。实行社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是这次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实行社企分开,就是要在清产核资、界定产权的基础上,把棉花企业与供销社彻底分开。河南省供销社要按照全国棉花工作会议精神,尽快研究制定社企分开方案。要理顺社企关系,各级供销社只按出资份额行使出资人代表职能,不再干预棉花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棉花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要明晰产权,以产权确定权、责、利。在清产核资中,要实事求是地界定棉花企业资产归属,防止社有资产流失。要积极推动棉花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活力。要维护债权人和出资人权益的前提下,通过改组、联合、兼并、出售、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放开搞活棉花企业,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同时,要妥善安置离退休和富余人员的生活,对分流下岗的职工,要纳入当地政府再就业工程。河南省经贸委要切实搞好棉花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工作,要指导、帮助供销社积极推进棉花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企业的政策性亏损挂帐,按国务院关于处理供销社亏损挂帐的有关规定执行。对纺织企业长期拖欠棉花企业的货款,省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家经贸委等部门提出的办法进行落实。社企分开后,供销社各级联社不得干预棉花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得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供销社在棉花企业的出资所得收益,实行专帐管理,由同级财政部门监督,用于偿还所欠银行贷款本息、补充企 业发展资金和为农服务,严禁挤占挪用。在大力精简机构和人政预算。 实行储备与经营分开,既能真正分清棉花企业的政策性亏损与经营性亏损,又符合政府对棉花市场宏观调控的需要。河南省政府决定继续实行省级棉花储备制度,储备规模保持1.5万吨不洹NVご⒈该薜闹柿浚匦胧敌卸ㄆ诼只?制度,轮换的原则是:在不增加贷款额度的前提下,按原入库棉的等级和数量进行轮换。具体轮换办法另行制定。省级储备棉棉权属省人民政府,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前段时间,部分省级储备棉承储单位对储备棉轮换问题提出了请求,省政府已批复同意轮换,各承储单位要按照省政府批复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及时 进行轮换,尽量减少损失。 三是把“三个加强”真正落到实处。加强棉花宏观调控、加强棉花市场管理和加强棉花质量监督,是放开棉花市场之后,促进供求基本平衡、维护市场秩序、确保棉花质量的重要保障。加强宏观调控,就是要完善决策机制,提高调控实效,每个棉花年度初要研究提出储备棉出入库、进出口年度计划及相关政策;完善储备棉运作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储优储新、适时轮换的机制,确保储备棉的质量和安全;加快棉花进出口体制改革,逐步赋予具备条件的棉纺企业、棉花经营企业等各类企业棉花进出口经营权。要狠抓棉花市场管理和质量监督。棉花收购放开后,市场主体越来越多,成份比较复杂,市场和质量监管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任务更加艰巨。这就要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其所属纤维质量监督机构要根据各自职能分工,按照国务院《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和《棉花收购加上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及河南省《棉花收购加工资格认定暂行办法》,切实加强对棉花购销、加工活动的监督管理.依法维护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要严格审定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准入资格,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定期复审制度,对经资格认定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要定期复查,凡丧失资质条件的,取消其营业资格;对未经资格认定而擅自从事棉花收购、加工的,要坚决予以取缔。要对轧花机、打包机生产企业进行定期检查,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小轧花机、土打包机,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要依法严肃处罚。要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允许棉农自主选择交售对象。 四是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是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和长远目标。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科技兴棉,发展订单农业。培育棉农合作组织,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要完善棉花市场信息及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引导棉农进行种植结构调整。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优质、高产、适销棉花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工作,普及先进植棉技术,优化棉花品种结构,提高棉花质量。要积极发展跨地区、跨所有制、贸工农一体化的棉花企业集团。鼓励纺织企业、棉花经营企业通过建设棉花生产基地、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等方式,与产棉区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建立从生产、收购、加工、纺织到销售完整的棉花产业体系。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