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国际棉花市场综述(9月10日-9月16日)
9月11日,象征纽约金融重镇的世界贸易中心双子星大楼遭到恐怖份子攻击,烈火燃烧后夷为平地。受其影响,纽约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及纳斯达克交易所等多家金融机构当天全面停止交易。纽约贸易委员会于9月12日下午发出通告,公布了各商品交易所暂定的开市时间。其中,纽约棉花交易所暂定于9月17日下午在日本长岛的临时场所开市。 由于美国遭遇自珍珠港事件以来最严重的恐怖行动,纽约棉花期货交易全面停滞。事件发生的前一天,即9月10日,纽约期货价格跌至15年来的最低价位,其中,10月合约开盘价36.62美分/磅,最高36.85美分/磅,最低36.50美分/磅,成交于36.50美分/磅,与上一交易日相比价格未变;12月合约开盘价37.96美分/磅,最高38.10美分/磅,最低37.63美分/磅,成交于37.73美分/磅,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1点。 反映棉花现货市场价格的指数——Cotlook指数继续下跌。上周A指数平均为41.61美分/磅,较前一周下降0.67美分/磅;B指数平均为39.65美分/磅,较前一周下降0.91美分/磅。有分析家警告说,A指数下降意味着一场价格战的开始,国外生产商将削减价格,抢占本来竞争就已十分激烈的美国市场。 由于缺少期货价格,上周美国七个市场现货平均价也无法进行计算。尽管还有一些棉商在报价,但是多数棉商都停止了报价。同时,美国农业部原定于上周三(9月12日)公布的全球棉花供求预测月报推迟至上周五(9月14日)发布。预测报告将2001/2002年度全球棉花产量调高了27万包,至9622万包;而预计全球棉花消费只有9255万包,较上月预测数减少5万包。 目前北半球棉花大部分处于采摘期,棉农手中大量的棉花等待出售。由于美国发生了一连串恐怖主义行动,使本已十分脆弱的国际棉花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市场交易活动明显减少了许多。棉商和纺织厂并不急于交易,等待观望者居多。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