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3高校新生床上用品无一合格
广东省13所高等院校向新生配发(代购)的床上用品全部不合格。日前,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向媒体公布了这一惊人的抽检结果。 今年秋季高校新生开学前,广东省质监局对省内部分高校发放给学生的絮用纤维制品质量进行了专项抽查,共涉及13所高校(其中10所在广州)配发(代售)给学生用的棉胎、棉垫、枕蕊(枕头)三种产品共27批次(其中棉胎、棉垫17批次,枕蕊10批次),检查项目包括产品的原料、含杂质率、卫生要求和标识4项,结果显示,27批次产品综合判定全部不合格。 广东省质监局已责令被检出新生床上用品不合格的高校,不得再配发不合格产品,已配发的要尽快收回,再行发放合格产品;责令生产企业整改,复检合格才能出厂销售,对质量问题严重的将进一步调查,并将依法进行处理。 省质监局介绍,根据现有的检测结果,这些产品的卫生项目基本符合标准要求,而原料、含杂质率、标识问题突出。其中,有24批次产品的原料不合格。标准要求应使用6级以上棉花,严禁使用医用棉花、工业废料等,但在这些产品中,有的使用了工业废料和3级棉花,有的干脆就是工业废料,还有的则是皮棉。例如由中山医科大学进货、标称广州市顺联床上用品厂生产的羽棉枕,检验结果为毛毡下角料,没有一点羽棉;暨南大学进货、标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工厂生产的棉胎,检验为棉花下脚料,且拌有很多杂质。另外,所涉产品有10批次无厂名或无厂址,18批次无质量检验合格证,26批次无质量等级,无一批次有产品标准编号和纤维成分和含量。 按照今年9月实施的新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中的“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国家严禁将使用过的医用棉花和医用纱布、工业废料、棉短绒、生活垃圾、废旧衣物或其再加工的产品及其它可能损害人体健康物质作为絮用纤维使用,不得使用发霉变质的絮用纤维。 教育界历来自称为“清水衙门”,但近两年来,从学校教学设备的采购,到学生校服、学生学习用品的代购,腐败案件频频发生。单是中小学生校服一项,如广州市有中小学生100多万人,以人均年购校服200元计算,一年采购额就是两亿元。把具有政府采购性质、金额巨大的学校采购纳入规范管理,已是刻不容缓。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